贺祖斌: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九大事件评析

编辑日期:2020-12-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普及化:落实五中全会推进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

    事件回顾: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指出“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要求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十四五”教育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

    评析: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十三五”时期,随着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等趋势。多样化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发展路径、发展类型等方面。未来国家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改革教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探索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估,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等。个性化要求高等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人民群众将有更多机会接受高质量、可选择、个性化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在于信息化,高等教育要适应信息化不断发展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

二、教育评价: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路线图

    事件回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评析:《总体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最高规格文件,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全面、系统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解教育顽瘴痼疾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五个评价主体,找准了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对今后教育评价深化改革、科学转型,具有鲜明深刻、意蕴丰富的引领指导作用,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路径。

    《总体方案》明确,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教师评价方面,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科研评价方面,以质量为导向,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这些改革对于目前高校现有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新机遇,必须按总体方案进行全面改革和完善。

    三、在线教学: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事件回顾:12月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在线学习学生共计35亿人次,改变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

    评析:全国有普通高校约2700所,在校生3000多万,分布全国各地,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开展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本次在线教育的教学规模、教学范围和影响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线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中会成为常态。我们应抓住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契机,融合发展线下和线上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教学管理方面,可以依据在线教学的大数据实时把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反馈,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专业评估和课程设置做调整。教师方面,线上教学弥补了线下教学的缺陷,在教师的教学辅助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在线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足,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减少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改善。学生方面,线上课堂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从“他学”转到“自学”,如何在智能化的课堂环境里,增加和优化同学之间的合作形式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效果和评价方面,在线听课的人数和时长可以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内涵发展: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事件回顾: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评析: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2020年计划硕士扩招18.9万人,我国研究生在读人数突破300万大关。“创新改革”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词,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预示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征程,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新时代“精英”教育,为国家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两条腿走路。二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科建设要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要立足国家科技前沿和人才紧缺领域。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发展空间仍然广阔,要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优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四是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合作,广泛吸取国外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培养研究生国际化视野。五是重视关键领域,今年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五、课程思政:全面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事件回顾: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评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化。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本身的单一改革,课程本身可以看作是分类知识的集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隐含着知识文化、教学文化、思想文化等。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要把握好教师、课程、课堂三个关键载体。因此,高校在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时,着重构建五个体系:一是聚焦规划设计,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改革,打造立体化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组建优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体系;四是强化标杆引领,塑造课程思政特殊示范体系;五是强化建设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加快构建课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

    六、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事件回顾: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评析: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在未来的劳动教育发展中,要把握好“度”,即协调五育齐头并进、强化五育相互结合、倡导积极适当劳动、避免变相体力劳动,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度”,才能正确发挥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七、新文科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事件回顾: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评析:“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目的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作为高等学校推进新文科建设需要突出几方面:一是要促进专业优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二是夯实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推动模式创新,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四是打造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文科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

    八、产业学院:构建高等学校校企合作的新型学院

    事件回顾: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原创,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旨在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评析:高等学校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一是要突出深化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确立新的办学思路,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二是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的高效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立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三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新的办学模式。另外,未来技术学院的布局和建设,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的重大改革,坚持中国特色、面向未来、交叉融合、科教结合、学生中心、开放创新,着力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

    九、独立学院转设: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再出发

    事件回顾: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需要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这是教育部为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规范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评析:在推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复杂,应该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理清产权问题。独立学院主要依托母体高校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投入,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有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社会资金注入,形成了主体多元、产权多元的办学格局,这需要依据相关制度、政策以及明确的实施方案。二是创新转设路径。独立学院转设要因地制宜,实施“一校一策”,探索符合政策要求的多样化转设模式。基于投资主体的不同类型,决定多元化的转设路径,探索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模式。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探索独立学院转设之后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走聚焦应用、错位发展的路径,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转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与学校成为转设过程中的命运共同体。在今明两年,我国现有的200多所独立学院全部实现转设,将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又一次大的转型和发展。

(摘编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微信公众号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