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未来学校 我们要思考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

编辑日期:2020-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生命教育:未来学校不应该被忽视的根本问题

    生命教育是未来学校不应忽视的根本问题。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关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就呼吁:“停课不停学”固然重要,守住教育的底线、关注教育的本质更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的目的。面对灾难,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来教育孩子?我们能不能把疫情灾难作为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真正重构我们的教育?面对这样一场疫情,我们除了教会孩子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应该传递哪一些理念和认知?

    对于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对生活的反思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的乐学、好学,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是教育应有之义,也是最好的功课。应该说,生命和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新教育在研究未来课程的时候,专门研发了一门“新生命教育”课程,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生命教育首先要关注自然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长度。人的肉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我们的教育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关注安全与健康,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打牢了。

    生命教育要关注社会的生命,这是生命的宽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都要和别人打交道,都要学会理解、宽容、尊重别人,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怎么样帮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仁爱、懂得尊重,有着良好的社会情感,这是我们在生命教育的宽度拓展方面应该做的。

    生命教育还要关注人的精神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高度。人是一个符号性的动物,人是要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怎么样通过阅读来提升我们的精神的高度?疫情中的李文亮医生、钟南山院士等等,他们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仰的体现。

    在未来学校,我们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和生命的内在的关系,把生命教育作为我们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的境界,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二、主动学习:未来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指主动学习与未来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学生而言,疫情下的在线教育证明了学生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学习的。现在的学生已经是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通过网络来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虽然有很多,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关键。

    懂得自律、学习认真、尊重他人的学生学习效率最高,在互联网上的学习收获也更大。当然我们也发现,在这次疫情的在线教育中,也有一些不那么令人满意的现象:一些学生关上摄像头,假装自己的电脑有问题,逃避在线学习;甚至于很多学生给教学软件故意打差评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在未来学校中,尤其要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

    第一,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自控能力其实和学生的内驱力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真正了解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才会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向上的动力,这种内心深处的动力是源源不绝的。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之下,学生才会在面临诱惑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控制自己,在过程中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养成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形成真正的自律,是未来学校的关键。

    第二,自主学习能力。这里要特别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当我们把更多的学习放到了云平台、云课堂上,一个学生对所学资料的理解、分析和研究,都是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学生相关能力比较强,他能从同一个老师、同样的讲座中能够汲取的信息也就会更多。所以当他能够听懂、并且深刻理解教师讲授内容的时候,就意味着他接下去会进一步思考和创造。所以新教育实验这么多年来一直大力倡导阅读。

    第三,自我规划能力。自我规划就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通过自我规划,学生实现有效的积累,能够把学习所达成的最终目标逐一分解,从而落实在一个个的课程之中、一节节的课堂之中、一天天的求学之中,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有了规划,再主动学习,才会更有成效。

    第四,合作学习能力。OECD今年9月15号发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其中提出了学校教育的四种途径:一是学校教育的扩展,二是教育外包,三是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四是无边界学习。群体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一定是未来学习方式变革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无论是PBL(项目式学习),还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未来学习都是超越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团队学习有着个体学习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年暑期毕业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六五班被称之为“神仙班级”,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典范。这个班连续两年在自动化系全系平均成绩名列第一,也被选为清华大学“无人监考”实验班级。他们改良了传统的集体自学模式,由班长找来全班各科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请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了各个学科的总结小组,每天晚上总结小组的成员在班级的微信群里面分享自己总结的课程内容。到了大三的时候,因为课程内容繁多,难以确定时间组织大范围学习,他们又把集体自习的阵地转移到了寝室以内。为方便自习,每个寝室都买了白板。共同求真、团结一心、彼此信任成为整个班级学习的主色调。

    三、王者归来:未来教育父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疫情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意外是家庭教育。疫情让我们迎来了人类有史以来可能最长的一个寒假、暑假,让父母们在家中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一段时间。从教育的规律来看,亲子陪伴时间的增加会改善亲子关系。但是从事实情况看,我们发现恰恰相反。疫情之下,正是由于父母和子女在家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反而导致了许多家庭的关系紧张。有数据表明,疫情期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超出了常态。这个事实让我们很惊讶,其实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父母中并不懂得怎样有效陪伴孩子,以及怎样和孩子有正确的沟通和表达,也不懂得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现代学校产生之前,人类的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里完成,是在生活生产中进行的。专门的学校产生以后,才开始把教育的主阵地转移到学校。但是在后疫情时代,我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将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对于相当一部分父母来说,在家工作将会成为未来的常态。在美国以及全球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疫情期间,推特的员工除了维护服务器等需要到岗上班的员工到办公室以外,其他的员工可以永久性地在家工作。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更多的父母员工进入到这样的生活状态,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在一起。怎么样跟孩子一起进行交流和分享,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什么疫情之下,亲子关系并未让一家人更亲密,反而产生了如此尖锐的对立冲突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许多父母亲仍然把分数、考试放在第一位,甚至放在唯一的位置。父母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学习,对在生活中进行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的提升视而不见,全然不顾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把学习得到高分作为唯一的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从教育的科学性来说,还是从父母自身的教育需求来说,还是从儿童成长成才的规律来说,父母亲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良。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挖掘人生潜力。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的榜样很重要。很多父母亲希望孩子爱读书,但是他自己一天到晚老是玩手机,不能言传身教,所以他不可能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亲要想适应互联网下的教育,要想适应更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新的家校合作氛围,需要自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真正的让孩子成长。在疫情之后,要更好地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的教育角色,重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这次疫情对教育来说是一场考验,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新的可能性。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包括未来应该学什么,包括线上线下怎么更好地配合和融合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做更多的探索。我们不仅是因为疫情的倒逼而被迫去探索,同时也是因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探索的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