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部制改革成“热潮”?

编辑日期:2021-05-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多所高校推行,学部制改革热潮来袭?

    所谓“学部制”,是指将各院系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归类合并,在高等学校内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次之间增加一级学术性组织或行政管理结构。2000年,北京大学率先进行学部制改革,此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等陆续实行了学部制改革。

    二、高校为何推行学部制改革?

    高校为何推行学部制改革?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落实“教授治学”原则,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学科交叉,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学校简政放权,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把握全局,统筹协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强人才整合培养,更好地适应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干部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学术型管理干部任用、管理和考核的有效制度的要求。

    三、推行学部制改革,需要注意什么?

    学部制改革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但也存在功能定位模糊、权责比例失衡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国高水平大学学部制改革应该在近年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主动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和改革。

    明确学部的功能定位,将学部定位于“加强版的学术管理枢纽”。以强有力的制度为保障、完备的组织机构为依托、实质性的学术管理工作为关键来重新定位学部的功能。学部可以承担的实质性学术管理工作包括:领导学科建设和学科整合、推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组织和审核人才引进工作、组织职称评审、组织教师专业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奖项评审等。这样的制度安排既强化了学部学术管理功能,又避免了行政管理上层次过多、政出多门的弊端。

    重新进行大学权力分配,明确大学、学部和学院的权责分工。学部要成为“加强版的学术管理枢纽”,学校就必须将职称评审权、人才引进审核权、学术项目评审权等最具有实质性的学术管理权下放到学部层面,学校层面的学术管理权重点放在学术管理的方向、战略、政策和督察。同时,学院也要将学科建设、教师考核与培养等学术管理权上移到学部层面,学院层面主要专注于日常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运用生态学和复杂科学的理念,加强学部制改革生态化的顶层设计与逻辑多元化的制度保障。国内高水平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要把大学作为一个系统的生态来通盘考虑、整体设计、稳步推行,除了进行权力的再分配外,还要依据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组织特性来进行系统的、生态化的顶层设计,通过学部制缓解大学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大学学术生态和谐与均衡发展。此外,还要通过建立逻辑多元化、协同化的制度,保障学部的有效运行。

(摘编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