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和变革

编辑日期:2018-11-0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交汇,内外环境和形势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挑战。

    1.从教育外部看

    一是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加剧高等教育竞争。二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加快激发“人才红利”。三是民生需求新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新期待。四是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催生教育方式新变革。

    2.从教育内部看

    在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办学定位和功能正经历深刻调整,高等教育要由大变强,必须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转轨。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以下挑战。

    一是如何实现高校分类化、特色化和差别化发展。二是如何让人才培养中心任务进一步回归本原。三是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四是如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协调发展。

    二、推进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 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要满足公平和效率的双重需求。一方面,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解决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入学权利和机会公平,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另一方面,要持续增强教育供给侧对培育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作用,让高等教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的“催化器”和“助推器”。

    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坚持人才为基、内涵为本,走好特色发展之路;牢牢坚持一流标准、标杆引领,走好重点建设之路;牢牢坚持全球视野、开放竞争,走好合作共赢之路。

    推进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下政策方向:

    一是顺应普及化趋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一,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高校发展由重规模、大而全的外延扩张向重质量、优而精的内涵提升转变成为共识。第二,要改革建设模式,由重办学条件等硬件建设向重人才队伍等软件提升转变,要让人才真正成为支撑高等教育的第一资源、第一驱动、第一优势。第三,要突出办学特色,在差异化发展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人才培养由“严进宽出”的“产品加工”模式向“宽进严出”的“精品培育”模式转变。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第一,完善培养类型结构,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改革,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引导一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行“引企入教”,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融合对接。第二,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构建与国家和区域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持续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地方发展,带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支持高水平大学创新发展“慕课”等网络在线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数字鸿沟。第三,提升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资源配置机制,积极发展新工科,促进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

    三是加快“双一流”建设,引领高校内部治理各项改革。第一,要坚持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职称聘用、收入分配、人才发现与引进等改革,实行岗位系列分类管理,全球范围延揽人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第二,要深化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实行综合评价录取,完善“重基础、有选择”的人才培养路径,健全以创新能力为本的培养体系。第      三,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型工程研究,积极发展跨学科组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多要素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第四,要全球开放合作,推进国际化办学,扩大留学生规模,促进世界各类文明融合共进,努力为解决全球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四是完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完善多元参与格局。高等教育必须从外部监管向高校内部自我调控转型,完善高校、政府、社会共同治理体系。第一,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发展高等教育职责,促进事权财权匹配,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第二,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扩大投资渠道,完善受教育者合理负担的成本分担机制。第三,重新定位政府、高校、社会关系。推进管办评分离,政府退出微观管理,向管制度、管规划、管标准转变,强化社会公众评价监督,鼓励支持社会第三方教育监测评价。

(摘编自《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