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教育变革的张力与活力

编辑日期:2018-12-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教育变革,是政府、学校、社会等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在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关系变奏过程。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在效率与公平、管制与治理、补充与融合、封闭与开放、标准化与选择性、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求教育制度要素间的张力,以实现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效率与公平

    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观念深受延安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政策制定与实践中,教育公平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之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经济领域的策略性原则逐渐泛化到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其他领域,成为制定政策的首要原则,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种效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简单移植造成了教育失序,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教育公平成为公众关注的教育改革热点和难点。在治理乱收费、整顿改制学校的同时,着力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公平和效率并不必然相互促进,也不必然发生矛盾,更不是说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关联。事实上,公平中有效率的考量,效率中有公平的追求。教育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博弈,一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导向,另一方面凸显了教育改革自身的修正与完善。

    二、管制与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虽各有侧重,但历次政策调整都显现了政策重心从高到低、逐步扩大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教育活动管理权限的共同趋势,实现了由集权到分权、由传统管制到治理的转变。从政府关系建构的维度讲,一方面,存在着从中央到省、市、县等各级政府之间的教育权责划分问题;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编制等部门在教育事务处理上的权责划分问题。前者作为纵向府际关系改革,核心问题是教育权力逐级下放,同时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后者作为横向府际关系改革,核心问题是在体制与机制上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发展的权限。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逐步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无限政府”“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转变,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从高成本政府向高效率政府转变,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市民、学校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克服政府在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进一步转变了政府的教育职能,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从大包大揽的“全能型”向分工精细的“服务型”转变,真正实现了由“划船”到“掌舵”的转变。

    三、补充与融合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扩张诱发的竞争由校内转向校外,不仅培育了校外教育市场,也让校内外在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吸纳下实现了合作,推动了校内外教育的融合。上世纪50年代,校外教育作为学校的补充,配合学校进一步深化、拓展儿童知识、经验等。90年代,校外教育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应试教育的压力,满足社会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需求。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线上教育异军突起,线下与学校、线上与校外彼此融合、突出优势、互补差异,共同推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封闭与开放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在教育政策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下,教育领域无论是在横向还是纵深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学校是构成国家教育的细胞组织,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主体。封闭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学校组织游离于环境之外、与环境隔离、不受环境影响,其单一化的、封闭式的办学模式造成了学校的低效率,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开放着眼于学校与其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交换。“学校这种组织是其环境的产物,因为学校是由社会中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供与求所维系的,同时又反过来支持着社会中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供与求”。以学校发展、教育发展为核心,立足于学校内外两个维度,拓宽社会参与渠道,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外部环境来看,逐步突破政府包揽办学的封闭体制,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充实学校办学活力;注重社会组织参与学校质量评估,客观、科学地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从内部管理来看,以学校为中心,团结有关学生发展的各项因素,扩大教师、家长、社区等的参与力度,以民主方式促发展。

    五、标准化与选择性

    标准化意味着“统一”,选择性意味着“多元”。教育标准化建设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育发展思路。从构建标准化学校到建设个性化教育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步调和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使其真正融入学习过程中。从关注学校外部设施建设到关注学校内涵式发展,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凸显了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在考试招生制度上,由标准化考试作为升学的唯一指标到当下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重新审视学生的需求,通过高新技术和细致分析找到适切的课程、课堂、教师、校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

    六、本土化与国际化

    推动我国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悄然结合,不外乎内、外部两股动力:内部动力是主动对外开放;外部动力是“全球化”迫使开放。教育应与国际接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文化和教育的独立性对于每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全球化带来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也带来冲突和焦虑。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国际形势、国内环境紧密相关,并立足教育发展需要,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不断交合。

(摘编自《复旦教育》2018年第5期  作者杨文杰,范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