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互联网红利与我国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

编辑日期:2019-03-0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当前,我国互联网事业高速发展,“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与机遇。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推动我国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是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紧迫性意义。

    一、互联网下学习时空观的重构与双重红利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互联网的出现,为破解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互联网给学习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重构了新的学习时空观。首先,互联网空前地扩大了学习覆盖率,从理论上使得所有人都具有学习机会。其次,互联网的出现给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带来了差异性红利。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低,但是我国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源数量优势,牢牢把握互联网学习的本质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双重红利,可以将数量优势转换成质量优势,从而推动我国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二、基于互联网的我国人力资源发展

    我国政府、企业及高校长期以来不断探索,探究互联网下人力资源发展的有效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互联网+学历”的国家远程教育计划。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68所高校具有远程教育资质。我国国家远程教育计划具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颁发学历学位证书;二是教育对象是成人在岗职工;三是在优质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四是西部优先策略。第二种模式是“互联网+能力”的企业数字化学习工程。企业数字化学习工程是基于“互联网+能力”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它是以胜任能力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提升职工的岗位能力为主要内容。第三种模式是“互联网+知识”的大学慕课运动。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知识”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它的蓬勃发展,体现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需求。高校开展慕课的最初动机是为高等教育改革及高校学生教学服务。慕课的开放、互联、免费等特征,间接地为学校之外的人群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三、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的实现:互联网红利的再扩大

    这三种模式对我国人力资源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三种模式目前都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着互联网红利的深层次释放。分析这三种模式面临的主要矛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路径,将会使得更多更大的互联网红利得到释放,从而跨越式地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发展。

    (一)开放“互联网+高层次学历”教育

    我国远程教育的层次与国际上远程教育的层次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远程教育的层次定位为本科及专科层次。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是高层次的需求与低层次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远程研究生教育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二)释放“互联网+能力”的中小企业潜力

    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学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中小企业存在着巨大的数字化学习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矛盾,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学习应用成为当前主要的瓶颈。我国迫切需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学习,释放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潜力。

    (三)走出“互联网+知识”的流失陷阱

    高数量的选修者与低比例的完成率是当前大学慕课面临的主要矛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渐渐流失,这就是在慕课学习中出现的“流失陷阱”。因此,提高学习完成率,是影响慕课成败的关键。对于慕课这种非正式学习模式的学分认证,是提升学习者完成率的重要制度保障;组织对于职工外部学习的认同是提高MOOC学习完成率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政策建议

    在新形势下,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重视互联网与我国人力资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共同努力。

    (一)重视“互联网+”,制定“互联网+”的国家顶层设计

    (二)举办远程研究生教育,满足高层次的学历学习需求

    我国远程教育需形成多层次的远程教育体系,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第一,以“终身教育”理念补充“补偿性教育”理念。第二,建立质量保障框架,建立新的远程研究生教育管理框架。第三,以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开展远程研究生教育。

    (三)实施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填补中企业职工学习机会的空白

    (四)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学习立交桥

    学分银行制度对于提升职工非正式学习的积极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将提高慕课学习的完成率,走出“流失陷阱”。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不仅仅针对慕课课程进行学分认证,而且可以针对企业中的数字化学习课程和其他课程进行认证。

    (五)推动我国终身学习立法,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发展

我国终身学习立法的步伐依然比较缓慢。按照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成功经验,未来开展终身学习立法势在必行。终身学习法,将重构我国公民学习的新环境,促进互联网下学习的发生与深入,促进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  作者江凤娟,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