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

编辑日期:2019-03-15 作者: 阅读:1
【字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成就。我国创造了一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

    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基本经验。坚持党的思想引领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需要一定的制度和组织载体,而维系高等教育的运行与发展,也必须有制度和组织作为基础。40年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合理,在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决策学校的重要事项,以及支撑学校思想政治与纪律检查工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著。

    二、以改革开放驱动发展

    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40年来,以改革开放为驱动,我国高等教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体制,主动融入国际化潮流,不断增强自身的办学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题中之义,它不仅打开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视野,而且将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为高等教育发展开掘了新的动力源。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双向开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国际潮流。二是通过发展国际教育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话语权。三是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注入新的内涵,积极参与构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体。

    三、以完善体系支撑发展

    完善的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40年来,我国过去以单科性院校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层次多样、科类齐全的高等教育系统得以建立,并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了显著的内在和谐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步入了创新驱动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积极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重大战略布局,增设与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加快学科专业更新改造,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淘汰同质化严重、培养质量较差的专业,并通过加强优质资源培育、强化专业建设特色,深化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等举措,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四、以多元投资保障发展

    高等教育是消费性事业,投资保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投资拨款方式,构建多渠道投资办学体制,是40年来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地方政府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投资者。二是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民间资本投资办学,有效地弥补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

     五、以质量保障促进协调发展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高速发展、稳妥推进的基础上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之所以比较成功,关键在于我国适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教学评估、专业认证等手段保证了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在扩张过程中保持了适度的张力,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要。

    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40年来发展经验的珍贵凝结。这条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其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契合;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紧扣我国的基本国情,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面对未来新的发展任务与环境,应当继续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通过改革、探索与创新,进一步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脉络,进一步凸显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将我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强国。

(摘编自《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 作者别敦荣,李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