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分析框架

编辑日期:2019-05-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摘要当下“双一流”建设中以绩效为杠杆的导向,促进大学组织管理者反思其制度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相关范畴、基本特征、考察视角进行分析,尝试构建分析框架:以多维人性假设理论为制度设计前提,消解制度执行的无力感,增强制度的有效性;以博弈论嵌入制度设计,防止制度设计主体的单一性,注重制度生成的互动性;以委托代理理论审视制度设计流程,降低制度制定成本,提高制度的效益性。

    一、相关范畴

    (一)大学组织

    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大学组织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双重性,博弈性,知识性,无序性。基于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组织是以知识保存、传播、运用与创新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资源配置,以学术生产力、教育生产力与管理生产力的提升为旨趣,通过序列性、标准型和定向型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责任的学术性组织。

    (二)绩效管理

    对于大学组织而言,绩效管理“是通过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等将绩效成绩用于高校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教职员工业绩持续提升并最终实现高效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学术性、人本性、复杂性、效能型的本质特征”。

    (三)制度设计

    从学校组织的公关性特点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制度设计的根本价值诉求,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效率与效益、公平与公正是制度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其核心问题,而且始终是支撑大学制度维系、发展的根本因素。

    二、基本特征

    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尚需进一步厘清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绩效管理的普通型与大学组织的特殊性。首先,制度应当具有包容性。其次,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最后,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应当具有现实性。

    第二,制度设计者的确认与定位。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要彰显教职工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重新定位主体角色并重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第三,制度设计程序的调适与完善。在制度设计程序上必须解决程序空转、局外人态势,选择有效的方法,向程序严格的制度设计方向迈进,不断实现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三、考察视角

    第一,我国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多以“经济人”作为基本人性假设,彰显经济利益导向功能,忽视了大学的本质以及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特性。因此,将“制度人”“关系人”“道德人”等人性假说引入制度设计中,更有利于反映大学组织绩效管理的本质并提高绩效管理制度的效能。对于大学组织来说,制度设计要发挥有效作用,就应当建立在多维人性假设基础之上。

    第二,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必须关注组织的角色差异及分工。由于大学学术生产的专业化、学术生产主体的工作自主性赋予了大学高度的分权特征,大学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同样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考察视角,深入探索大学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中的各种代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为进一步解决绩效管理问题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第三,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及执行必然影响到各主体的利益,需要关注组织与成员各自的价值,双方可以通过激励与贡献、资源互换达成组织目标、实现个人发展需要。将博弈论运用到大学绩效管理制度设计方法及过程中,能为理性审视当下我国大学绩效管理的制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视角。

    四、设计框架

    第一,主体(利益相关者)是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

    第二,学术性依据是大学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基础。

    第三,协商方法是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所凭借的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分析框架如下:以多维人性假设理论为制度设计前提,消解制度执行的无力感,增强制度的有效性;以博弈论嵌入制度设计,防止制度设计主体的单一性,注重制度生成的互动性;以委托代理理论审视制度设计流程,降低制度制定成本,提高制度的效益性。

(摘编自《江苏高教》2019年第5期  作者:胡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