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名城创建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的视角

编辑日期:2019-08-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摘要:QS最佳留学城市排行榜作为全球衡量城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全面构建了一套城市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视角,可以窥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名城创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由此提出我国应在战略上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城市发展的辐射作用,关注其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留学生服务机构建设,构建综合保障体系;注重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若干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城市;注重协同发展,构建城市建设与一流大学创建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指标体系解读

    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指标体系设计在2016年及以前以5个一级指标为基础,具体包括:大学排名(University Rankings)、学生群体多样性(Student Mix)、城市吸引力(Desirability)、雇主活跃度(Employer Activity)和城市生活负担水平(Affordability)。

    二、QS最佳留学城市反映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分析

    (一)欧美等传统发达强国独占鳌头,且格局分布相对固化

    从2015~2018年连续四届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来看,入选上榜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于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且欧美等国家呈现出格局趋于强化的趋势。以2018年最新排名入选的101个城市为例,美国以13个上榜城市占比总数12.9%的成绩位列全球第一,其次为英国(10个)和澳大利亚(7个)。

    (二)全球顶尖大学实力稳固,成为引领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己成为一流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评价依据。这些一流大学所创造的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直接和间接地促进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变革,深刻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进步、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明显偏弱,标杆引领型城市稀缺

    根据2018年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榜单前10名中尚无一个;前20名中仅有香港、新加坡、台北三个城市;前50名中有香港(12名)、新加坡(15名)、台北(20名)、北京(26名)、莫斯科(28名)、上海(29名)、布拉格(30名)、吉隆坡(37名)、布达佩斯(49名)9个,占比仅为18%;且上榜的9个城市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6个国家,仅占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数的9.2%。

    (四)亚洲主要城市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入选城市数量及排位显著提升

    根据连续四届排名统计分析,入选榜单前20名的亚洲城市由2015年的4个增加到2018年的6个(2015年榜单将日本的京都和大阪分开评分,2016年及以后将京都、大阪、神户合并评分),50强榜单中的亚洲城市由2015年的8个增加到2018年9个。统计分析发现,亚洲国家上榜城市不仅数量有所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多数城市排名位序均有明显上升。

    (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城市排名明显进步,但差距依然较大

    从连续四届榜单排名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排名前50名左右的主要城市中,以上海、吉隆坡、华沙、曼谷等为代表的多数上榜城市纵向排序变动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他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墨西哥等上榜城市排序基本不变,可见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城市排名进步明显。但前50名中只有5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城市上榜,前100名中仅有23个,且排序大都靠后,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国际化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较大。

        三、我国大陆城市入选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的内涵分析

    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4次的最佳留学城市排名中,我国共计6个城市上榜,其中大陆地区3个、台湾地区2个,外加香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稳居全球最佳留学城市前50强。

    (一)入选城市数量较少,与人口和跨境教育资源大国极为不匹配

    (二)城市软环境创建不够,城市独特文化品味彰显不足

    (三)城市国际化程度不足,高校国际生比例明显较低

    (四)缺少全球顶尖旗舰高校,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也较少

    (五)城市总体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支撑能力欠缺

    四、反思与启示

    (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城市发展的辐射作用,关注其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二)加强留学生服务机构建设,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三)注重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城市

    (五)注重协同发展,构建城市建设与一流大学创建之间的融合关系

(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  作者: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