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计划性增长模式,时间跨度较短,新建高等学校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质量、公平的关系需要重新加以思考,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分类发展、因材施教、多元治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欧美经验的大众化理论有待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据测算,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理性思考与主动应对。
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理论特征
根据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将产生显著的特征变化,包括规模、教育观、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生经历、多样性特点、管理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制度、学术管理形式、内部治理的变化。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践特征
1.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是一种计划性的规模增长过程,是以政府政策导向驱动的教育变革,通过国家制定数量化目标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2.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时间较短。
3.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4.新建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第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第三,我国人口政策变动。
(二)教育规模扩张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教育结构的变化。第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提高教育质量的诉求。第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公平诉求的升级。第四,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导致生源竞争激烈。
(三)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拓展普及化概念的内涵。第二,冲击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第三,赋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新的任务。第四,挑战教师的角色与权威。第五,冲击劳动力市场。
(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人力资源跨国流动势头迅猛。二是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三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四是全球治理模式创新带来新挑战。
三、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展望
(一)引导分类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首先,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型高校科研创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瞄准国际,追求卓越。其次,深入推进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再次,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发展,面向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后,引导和鼓励民办高等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校。
(二)推进分类评估,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重视通过国际评估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声誉,办学历史较长的高校更加重视通过院校审核评估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新建本科院校更加重视通过合格评估促进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培养质量达标。
(三)探索因材施教,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拓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第二,构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第三,构建基于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模式,基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或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实现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有效性学习。第四,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学习评价体系,实现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评价,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改善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重视多元参与,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
首先,多元参与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与决策,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决策机制,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和参与渠道畅通。其次,多元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尊重教师和学习者对高校内部治理的参与权,谨慎对待不同利益群体多元利益诉求与价值观的冲突。最后,多元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加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重视第三方的专业评价和国际认证与评价。
(五)结合本土实践,丰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就是普及化阶段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我国,是否能够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9期 作者:钟秉林 王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