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学科危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学科建设

编辑日期:2021-04-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伯顿·R·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特性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科为中心,但它同时必须聚集于事业单位。”正是源于学科与大学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人们认识到学科结构决定大学类型,学科水平决定大学层次,学科建设也由此在大学发展中被赋予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的起源与当代发展

    (一)学科是知识分化的产物

    学科最初体现为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学科的诞生源于人类知识的保存、增长与分化。将知识予以分类,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衍生产物。知识的保存与增长、传承与延续、评价与管理等都有赖于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分工,对知识进行系统分类的结果就产生了基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

    (二)学科制度与大学制度相结合

    学科从早期仅仅作为一种知识分类体系而出现,到后来能够成为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基本知识制度,其中的关键在于学科与大学的结合。伴随欧洲近代大学的诞生,学科依托大学得以实现组织建制,以知识生产与传递为目的的学科制度由此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以大学组织为界,学科向内延伸成为大学最基本的基层学术组织,从讲座、研究所到学系,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建制无不呈现出学科化的特征;跨越大学的组织边界,学科进一步向外扩展为一套学术共同体所共享的知识生产制度,包括学术团体、专业期刊、研究与出版资助渠道等要素逐渐形成。

    二、学科的危机: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的挑战

    (一)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贯穿着知识分化与综合的对立统一

    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很多错综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很难用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解释,多个学科知识之间的交融互涉成为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综合指的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的独立学科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产生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甚至于催生新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分化与综合,表面上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向,但从根本上则是相互统一的。

    (二)从分化走向综合主导,引发知识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

    在学科分化日益精细的背景下,人类科学探究活动的专门化、局部化与客观世界的完整性、系统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当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某些领域、某个时期综合的势头就会超越分化。20世纪后半叶开始,在分化与综合之间,综合的趋势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各类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的大量出现,都是高度综合的表现。

    (三)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传统学科制度的挑战

    传统学科制度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面对的具体挑战,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学科划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受到质疑。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生产中,学科划分的知识逻辑与现实问题的应用逻辑之间的冲突日渐明显。另外,学科划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学科制度所具有的稳定性衍生而来,稳定性容易伴随制度的僵化,新兴的问题领域要被纳入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

    第二,基于学科分类的封闭式知识生产引发效率危机。学科壁垒的强化,一方面阻碍了学科间的合作与融合,另一方面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分散与浪费,从而抑制了学术创新的活力。

    第三,单一的学术取向与公共责任间的价值冲突。当代科学知识生产呈现出“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并重的特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再囿于学术共同体的内部标准与尺度。外界评价一项科学研究的价值时,越来越看重其对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

    三、学科的未来发展:交叉、会聚与融合

    未来的学科建设应当基于组织结构、治理体系等层面的系统性变革,打破既有的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的交叉、会聚与融合,使得学科运行机制既满足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又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高度交叉的特点。

    (一)大学知识生产中的矩阵结构:“营地”与“阵地”的关系厘清

    现代大学的知识生产架构具有明显的矩阵结构特征。在大学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学者们都有自己的较为稳定的学科归属,并在各自所属的学科领域中累积、交流学术成果,并接受学科共同体的内部评价,学科相当于矩阵组织中的纵向结构。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有时会因为特定的研究问题会聚起来,形成临时的任务型团队,研究任务完成后又各归其位,这样的任务型团队相当于矩阵组织中的横向结构。大学理想的学术运行系统应当基于这样一种动态、灵活的矩阵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会聚。

    (二)学科壁垒的消解:知识治理的视角

    如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国家政府这一治理主体来看,需要在两个方面重点变革。第一,在政府学科建设的观念层面,要从单一的“竞争选优”转向与“择需布局”相结合,引导大学学科从关注“指标增长”向“解决问题”能力转变,以此扭转“学科中心主义”的偏差。第二,在政府学科建设的策略上,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导学科要素集聚,探索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

    从大学本身的角度,应当主动变革知识生产的运行模式,致力于构建基于学科、面向问题的柔性化运行系统,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内部环境。首先,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层面,加强学科组织化建设。二是围绕组织目标配置学科资源,使得人、财、物都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此外还要在学科内部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有利于内部知识共享、协作分工。其次,在学校层面,要构建利于学科会聚的平台,实现学科、任务、平台的系统整合。

    (三)面向教育现代化:以学科会聚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

    学科作为大学最基本的基层学术组织,理应整合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而不能简单地把学科与科研划等号。学科建设的目标,不仅在于提升学科的知识产出能力,还应当包括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增强对社会的贡献度。

    学科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首先在于打造基于学科交叉、会聚与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组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最终要落脚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体系组合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学科交叉、会聚与融合的新趋势、新成果,对于能否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十分关键。二是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具体体现在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提高程度。从学科层面,要引导教师不仅关注“探究的学术”,也要重视“教学的学术”。通过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强化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应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作者:宣勇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