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9年职业教育改革“大棋”

编辑日期:2020-01-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事件: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二、职教20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2019年1月,李克强总理正式签发“职教20条”。

    点评:贯彻落实“职教20条”,是今年职教战线的中心工作。“职教20条”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担当;致力于解决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改变长期以来普教化和技能化倾向;推出一批有基础、可操作的重点项目引领改革方向,突出改革实效;强调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是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

    三、高职扩招

    事件: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1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点评:高职扩招提供了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让中职学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升了教育服务能力,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倒逼高职教育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办学条件改善和评价机制改革,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成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催化剂。

    四、双高计划

    事件:“职教20条”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4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印发。

    点评:“双高计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双高计划”要使若干所高职学校和一批专业体现中国特色并达到世界水平,优化人力资源供给,服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使我国成为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国际技术技能创新高地。

    五、1+X证书

    事件:“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4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印发。11月,《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

    点评: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完善,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有利于院校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证书的教考分离有利于对人才客观评价和科学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六、三教改革

    事件:4月4日,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大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力度。她指出,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选聘、编制、管理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教材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陈旧老化的问题,教育部将启动新一轮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在教法方面,要坚决扭转“理论灌输多、实操实训少”的状况。

    点评:一年来,推进“三教”改革成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成为“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是改革的路径。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正是切中了改革的关键,下一步需要各地真正去执行和落实。教材的改革,需要校企合作编写和开发,使专业教材能跟随产业升级及时调整更新。教法的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

    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事件:3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10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布,要求5年内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点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是我国首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为支持校企结为命运共同体、共育高质量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法治保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既可补齐教育人才短板,又可补齐产业创新短板,有助于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职教法修订

    事件: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教育部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修订调整41条,新增15条。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颁行,为职业教育规范办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关于职业教育的很多实践探索先于职教法,这些政策的精神以及实践经验,都迫切需要在法律层面得到认可、体现与保障,职教法修订迫在眉睫。

    九、本科试点

    事件:5月,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更名结果。12月,6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面向社会公示,6所试点学校中,有5所民办院校,1所公办院校。

    点评: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是建设一个由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构成的内部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真正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等次关系变为类型关系。

    十、完善标准

    事件:1月,修订后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面向社会征求意见。6月,教育部印发21项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7月,教育部发布首批347项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并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

    点评: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职教20条”提出,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包括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实施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设和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按照这一要求,教育部快马加鞭,正在加快各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