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疫情下对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改革的建议

编辑日期:2020-02-29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政府要扩大对公共设施的投资,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供给质量

    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就是不断释放各种消费,高度重视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最近5—10年,中国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消费拉动快速增长,到2019年消费拉动已经占GDP的60%左右,出口和投资占了另外的40%。

   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公共消费两部分,个人消费虽然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增长空间的比重不大,有巨大潜力的是政府的公共消费。以往的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占比比较大,公共设施投资和消费比重不足。

   公共消费包含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方面,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比重往往比较低。以医院为例,1978年全国医院数量为9293个,2018年为33009个,增长了3.55倍。在这四十年GDP增长240倍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卫生方面的投资就显得很不够了,2018年中国卫生领域政府财政支出1.6万亿元,占GDP比重不到1.7%。所以,疫情之后,国家要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 公共设施的投资,尤其是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投资。

    二、中国医疗及公共卫生系统整体质量提升的投资空间巨大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表现出我国现在的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除了北上广深杭等医疗设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外,整体上普遍存在各种医疗设施还不够健全的情况。许多大城市三甲医院数量配置都不到位,中等城市、小城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配置也很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

   对各个城市医疗防疫系统的补全以及高质量设备的投资,就是公共设施消费的具体内容,政府投入的每一台设备也就变成了方便民众的公共服务设施。国家要像修铁路、高速公路一样,修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而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的高质量设备投入就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另外,除了硬件配置不到位以外,医护人员的配置也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医院,医生和护士普遍缺员,一般医院里编外的医生和护士相当于编内的50%。那我们为什么不增加十万、二十万个编制,让这些编外的医生护士进入编内呢?如果我们健全体系、扩大编制,通过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不仅可以大大缓解14亿中国人医生护士不足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拉动政府消费,推动我国未来GDP的提升。

    三、预防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是百年大计,具有长远投资效益

    中国各个城市目前都还缺少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这三个概念在每个常规医院里都可以有,但常规医院往往不具备控制传染的基础设施。

    所以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需要一个独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包括按照收治传染病标准来设置的具有足够床位数的各种医院,也包括与控制传染相关的其他基础设施。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投资可能是一种浪费,因为可能有一些设施我们十年都不会用。但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来说,有了这些设施就能够避免百年一遇的毁灭性打击,做到防患于未然。

   整套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具有一套独立的治理体系,这个治理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应急响应体系,就是层层拉警报、层层预警的报告制度和紧急行动的预案与落实措施;第二个层面是用于防疫的物理设施的管理与使用方式,比如那些隔离病房,可以10000张床位集中放在几个定点医院,也可以各个医院都分散有一些;第三个层面是疫情时期的紧急征用机制,一座城市一旦出现疫情,就相当于进入战时状态,一些民用设施可以被政府按照预案征用,包括酒店宾馆、体育场馆等,用于隔离大量疑似、密切接触的人群,来控制传染源。这三个层面都不能是临时决策,而是有预案、有准备的。且这个系统是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战备”职能,必须由中央统筹规划、各级政府投资建设。

    四、国家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工作

    从湖北省的疫情中不难看到,公共卫生防疫人才是多么短缺。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不足的问题,解决问题最长远有效的方法就是办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3000多个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设立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学比重很低,仅有80余家。但这些公共卫生学院往往重预防、轻应急。一旦涉及到应急防疫,就涉及到文、理、医、工、经的融合,涉及政治、经济、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所以现有公共卫生学院的课程设置应该做大调整,重视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教育部要鼓励“双一流”大学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而不是只有医学院校来设置这一专业。财政部要有专门的投资来建设这种类型的公共卫生学院,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

   第二个建议是应该建设一所国家重点的单体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比如“中国公共卫生大学”,类似于美国的“卫生与公众服务大学”。该所大学要教学与科研并重,为国家培养高端的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同时集中力量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的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汇集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承担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

   此外,对其他现有的公共卫生与防疫研究机构要进行梳理,加强公共卫生、防疫研究的体系性、针对性,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政府所建立的新型研究机构要不仅仅研究中国的病毒,也要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的病毒,让中国在病毒和防疫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五、在各级政府制定十四五计划时,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的比重

    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年制定“十四五”计划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资与管理运营规划。要意识到补上公共卫生这个短板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不亏的。

    中国有制度的先进性,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我们一定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从容应对各种疫情,让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摘编自第一财经资讯微信公众号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