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建议60条(节选)

编辑日期:2020-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由15个部分构成,提出60条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2.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7.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

    8.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9.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1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14.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5.加快数字化发展。

    五、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16.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

    17.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18.全面促进消费。

    19.拓展投资空间。

    六、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

    21.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22.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3.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5.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7.深化农村改革。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29.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30.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3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九、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2.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34.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5.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6.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37.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38.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十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39.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0.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41.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42.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4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46.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

    4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49.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50.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5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5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十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53.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54.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十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55.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56.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57.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58.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59.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60.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摘编自新华网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