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探索项目化教学3.0改革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日期:2020-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南京工程学院是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概念的首倡高校。学校以项目教学为抓手,根据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侧重点的不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过程和方式方法,实现了项目化教学1.0(注重实践能力)、2.0(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到3.0(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的迭代演进和优化调整。本文主要学校介绍项目化教学3.0改革的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新内涵

    近年来,伴随科技发展、知识爆炸和社会变动速度的倍速增长,现代工程与产业技术呈现“跨界整合、交叉融合、高度集成、快速多变”的新特征,社会职业的变动和工作性质及要求发生了极大变化,专技性、岗位性能力重要性日益下降,通用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视程度则明显提升。学校明确提出,新时期要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新目标。

    二、探索专业建设新模式

    学校根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发展新需求,布局建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一批新工科专业,以新专业为试点推进工程化项目教学改革。工业中心的机器人专业按照“理实一体化、学用创相融”的建设思路,实施“421”项目化教学体系。即学生在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各项任务之外,4年内还必须参加4个一般课程项目,2个专业核心项目和1个综合性工程项目,实现了项目教学全面覆盖和全程贯通。

    三、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

    学校创新了“专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产业学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四院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在17个专业学院基础上,建设国际教育学院,与芬兰奥卢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等联合探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多类型、多模式产业学院建设。与腾讯云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宜兴市人民政府共建宜兴产业技术学院;积极筹建智能电网产业学院。学校还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康尼公司等联合打造了智能电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装备、康尼机电等9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多种功能,统筹推进“学用创相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

    四、营造教学组织新形态

    大力推进以“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组织形态改革,重点打造了80个项目教学工作坊。自动化学院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开发项目工作坊”,由罗克韦尔公司投资3000万元,将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为集成化项目实训平台,以PLC、Ethernet/Ip等为基础桥梁,开发了Fanuc数控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串并联机器人等20多项智能制造训练项目,有效实现学生智能制造领域理论知识集成和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

    五、深化双创教育新改革

    学校将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打造“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四创融通平台,建设了1万多平方的创业工作坊、大学生创业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营造了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成“必修+选修”“创新项目库+创业案例库”“专业研讨+学科前沿”线上线下互补、校内校外互通的双创课程100多门。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年均4000多人次基础、中级、高级三类课余双创训练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进行创业训练,“走出宿舍”即能体验创新精彩。

    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根据项目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分类、多元、特色”发展理念,根据工作重点不同,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三类,其中实践型教师主要承担项目化教学任务。根据项目任务组建“多元结构、优势互补”的项目教学团队,要求总数不少于5人,其中行业企业专家占比不低于20%,兄弟高校专业不少于10%。近两年,组建校外工程设计和应用教学团队40个,校内工程化项目教学团队32个。

    七、强化政策保障支持

    学校出台《工程化项目教学试点建设管理办法》,选择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工业中心、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环境工程学院等作为试点,纳入校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设立专项经费,按照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材讲义、教学资源一体化同步建设原则,全面推进工程项目化教学3.0综合改革。学校还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明确规定参加项目学习,可以给予学分认定、置换和奖励;对工程化项目平台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对教师指导项目训练给予工作量认定和经费奖励等,为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保障。

    八、完善评价方式

    学校注重学习评价的导向作用。遵照OBE理念,依据项目课程特点,设计多样化考试与评价模式。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方法,明确规定学生成绩由课堂讨论、阶段测评、期末考核三部分构成,引导学生学习从注重“期末考核”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同时,在传统课程成绩外探索建立项目教学成绩单,根据项目过程实施分项考核,推动人才评价整体从“分数高低”向“能力强弱”转变,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南京工程学院多年的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构建与学术型人才相区别的特色化、类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方向。

(本文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史金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