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

编辑日期:2020-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会议强调,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要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要抓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四大关键突破”,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文科等建设。截至2020年1月,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中,文科高校数1240所,占比98%,在校学生数877.9万,占比50.2%,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可见,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

    一、国内高校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战略部署,许多高校也采取了多种举措。

    (一)南宁师范大学:探索跨界融合育人新模式

    对标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南宁师范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置了一系列新课程:东南亚媒体研究课“上线”,数字与统计科学学院的课程资源被引入新闻传播的课堂,研究生们学起了“Python编程”。通过引入数字与统计科学学院的课程资源,新闻传播与数学统计成为“黄金搭档”。借助计算传播实验室平台,该学院以传媒的视角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学校还注重从新媒体角度出发,紧贴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学校携手自治区商务厅和广西新闻网,组织了百人直播团队,举行“助力脱贫攻坚 大型公益直播”活动,学生主播们在网络直播间里向受众介绍特色农副产品,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华南理工大学:依托工科优势强化文科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以工见长的办学优势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依托不同专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具有该校特色的文科专业,培养“三创型”一流文科人才。

    在法学专业推进实施国家级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卓越法律实验班”为抓手,打造“实务导师+专业教师”双师型队伍,通过读法学经典、法律职业体验式教学、模拟法庭等多元手段,实现“职业伦理+职业技能”双轮驱动,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一流法治人才。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进计算传播、科技传播、环境传播、健康传播、视听传播和品牌传播等重点交叉领域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

    在经济学专业组建本硕连读创新班,实行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学术成长提供连贯性发展通道。依托金融学专业组建“金融科技精英班”,采用“2+2”培养模式,培养掌握软件工程技术和经济金融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二、国外高校的应对之法

    有专家学者指出,国内高校在抓紧建设新文科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正如《宣言》提到的,“在夯实课程体系上,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在促进专业优化上,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国外高校是如何做的呢?

    (一)不让教材老旧影响教学内容更新

    为避免教材老旧,国外高校的教材不仅再版非常及时,而且再版时会针对学科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最新变化作出相应的修改调整,绝对不是无关痛痒的小修补。

    亚利桑那大学在2014年的新生手册中特意提醒新生,由于教材更新很频繁,新教材又确实太贵,因此建议学生购买二手教材,并且“在购买二手教材前,一定要与授课教师确认教材版次的要求”。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材修订很难与发展同步,不少高校便借助教学网站,及时更新内容,以弥补教材更新周期较长的劣势。

    德国高校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一旦有前沿的技术和科研项目,教师会第一时间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这得益于德国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高校教师必须每年抽出时间,到企业或者研究所学习、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对容易过时的教学内容给予必要的关注,通过信息交流和科研活动加以弥补,用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

    (二)调整课程结构,也得与时俱进

    伴随大数据与传播技术浪潮的推动,高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尤需跟上时代。为此,国外高校新闻专业已将大量新兴课程包裹在传统的新闻教育中。

    为缓解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如何将调查数据更有效地呈现给受众的压力,密苏里大学新增了旨在指导新闻专业学生用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意义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新课程。在大众被社交媒体包围的当下,马里兰大学引入了着重分析新闻业中社交媒体使用的新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增一门名为“新闻记者电脑编程”的课程,纽约城市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引入了与网页信息收集相关的新课程。

    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促进专业培养与时俱进的问题固然不错,但在调整过程中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是,“课程设计是理想状态,可师资来源又把我们带回痛苦的现实,因为我们现在很难(为各专业的新增课程)立刻培养出具备这些技能的教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祝建华在其研究中指出。以新闻专业为例,他建议高校在调整课程结构时,可考虑以下两种解决方案:第一是“派出去”,具体而言,教师可校内跨学科进修听课,带职实习,与相关学科合作开课等。第二是“请进来”,招收跨学科教师、兼职教师等。

    (三)跨学科专业培养,拒绝“隔靴搔痒”

    开设跨学科专业既是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结果,亦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整合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斯坦福大学已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两个联合专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置了环境科学与物理学、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等联合专业,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不仅专门设置了跨学科专业供学生选修,而且为本科生提供了一系列跨学科研究项目供学生研究和探索。

    可以说,国外一流高校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必修的跨学科研讨课、多学科的选修课、跨学科研究论文等,凸显跨学科性,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对于我国高校的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不少专家指出,高校需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多管齐下,科学设置跨学科课程,积极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避免跨学科专业培养沦为“隔靴搔痒”之举。

(摘编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