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医学人文教育

编辑日期:2019-09-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摘编一:苏强 吕帆 林征《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

    从总体上看,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水平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之间相距甚远,其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政策亟待完善。当前政策内容缺乏顶层设计、方案制订与推进机制,致使缺乏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与内容规划、医学人文课程标准。其次,医学人文课程实效亟待增强。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差异极大且非主流,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很少形成与医学相对应的医学人文学科群。最后,医学人文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医学人文学术共同体尚待完善,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信念与方法对个体研究的规范,难以形成完整系统的医学人文理论体系。

    破解医学人文教育危机,需要改革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第一,完善医学人文教育制度设计,提供实践支持和资源条件。在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出台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在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具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充足的资源条件和高效的组织管理的医学人文教育机构。第二,整体规划医学人文课程,消除技术与人文的二元分离。构建一个参与决策主体多元的民主机制,合理设定各阶段医学人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结合临床实践将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第三,诉诸教师社群深化合作,切实增进协同教学成效。建立医学人文领域的教师社群,采用灵活的协同教学形式、多元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第四,融合医疗慈善与人文教育,让医学生参加扶贫济困的医疗慈善活动,唤醒其医业良知与人文情怀。

    摘编二:徐帅 于冠宇 黄璟等《“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探讨》

    “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使社会信息环境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文教育的引导作用。医学生在校期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其是非观念、判断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不能对消息可靠性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的情况下又长期接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也抵挡不了互联网带来的片面信息和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因此,教师主导地位受到挑战,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互联网+”凭借其资源纷繁、及时共享、操作简便等特点为学生带来了如远程在线学习、网络学术讲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学习和观摩;教师也可将有关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学术论文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给学生进行无缝学习。

    在“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要做到:第一,规范整合资源,促进接受认同。建立医学人文教育数据平台,整合核心教育资源;建立人文教育的智能服务平台,提供学习帮助和服务。第二,开设相关课程,引导价值取向。为尚未走向临床的医学生开设“互联网+”学习课程、利用互联网建立与医院的实时资源共享、在互联网平台严谨公正地评述医疗事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真实环境下的院内专家教授与患者的沟通相处模式,学习和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第三,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应用能力。依据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具体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来拓展和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逐渐适应并熟悉数字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