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在实现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的新时代,科学规划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适度规模与适宜结构、制定和完善适应行业需求和规律的管理体系与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总体现状
医药卫生各领域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院校教育是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源头和起点;
(二)临床医学人才是服务公众医疗需求的关键队伍;
(三)医学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核心要素;
(四)公共卫生人才是提高我国疾病防控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五)中医药人才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发展新医学体系的坚实保障。
从横向(理工农医对比)和纵向(医学内部结构对比)两个角度分析评估,我国医药人才培养的总体现状为:一是医学教育规模显著增长,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逐步优化;二是我国医学人才总量在理工农医中占优,但学历结构和培养层次偏低;三是基本建立了适应行业特点的临床医学培养制度,医学教育制度改革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
二、国际经验
在人才培养标准方面,美国临床医学主要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的终点标准;英、法、澳、日临床医学教育提供5年/6年本科教育或经历住院医师培训/科研训练后获得MD,无硕士学位。
在供需平衡机制方面,美、英是精英、均质教育,主要以住院医师岗位量决定医学生的招生量,或以获得生均拨款的学生数量作为控制招生规模的手段,均重视临床医学教育招生规模的科学评价与预测。
三、关键问题
(一)适应医学教育特殊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仍待改革和完善
高校系统在医学教育的科研发展与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医生之间仍存在分歧;统一领导、职责明晰、监督独立的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二)学制多样导致无法实现临床医生的均质化培养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不统一,导致医生水准参差不齐,无法形成优质可靠的医疗体系,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医疗体系的均等化和公平化。住培和专培基地(医院)师资水平差异和对医学教育重视程度,也会影响临床医生的均质化培养。
(三)多学科内在交叉的医学教育模式有待建立
医学发展需要多学科支撑。我国的医学生培养都是从本科开始接受医学生教育,其数理和工程背景较弱,影响了其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公共卫生人才课程中缺乏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内容,且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衔接不够紧密。
(四)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亟待完善
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进程缺乏突破性创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行业薪资相对待遇低、职业晋升难、工作强度大;科研导向的医生评价体系不适应职业特点;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待遇失衡,“帽子”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人才无序流动。
四、政策建议
(一)在国家层面建立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二)分阶段逐步实现医学教育精英化和均质化
制定国家医学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人才需求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推动以传统学科为中心到以器官系统与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临床医生培养适度或缺原则,分阶段实现医学教育精英化培养;改革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加强通识和基础教育,探索以综合学科为生源的临床医学精英教育改革试点,从综合性大学的非医学类专业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临床医学博士。
(三)将规培与学位并轨,并推进医生由单位人过渡为行业人
逐步取消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招生统考制度,取消学位论文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直接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直接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四)加快人事薪酬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试点与实施
根据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专业和岗位卫生人才的特点,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
(五)构建以大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体系,本科生强调“核心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强调“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强调“岗位胜任力”;建立公共卫生院校准入、专业准入、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
(六)积极推动“师承教育+学位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模式,深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及学位衔接改革试点;完善中医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
(七)建立国家健康研究基金,提升我国临床研究创新能力
借鉴美国、日本、法国等经验,建立我国国家健康研究基金,重点资助临床研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侧重基础研究)形成互补。
(摘编自《中国工程科学》2019年第2期 作者:杜建 詹启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