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药学院: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与医药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齐鲁医药学院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一)成立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专家组成,旨在为制定药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设置和调整药学专业建设方案、审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
(二)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
学院与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合作,成立由两家单位成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开展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就“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实习及就业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三)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平台
建立常态化的专业指导小组沟通平台,通过学术交流、讲座、教科研合作、编写实训教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
二、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药学本科生岗位能力、岗位知识的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三师”(工程师、营销师、药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构建“虚拟仿真,能力递进的三阶段、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专业方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出“德育为先、以知识建构为经,以能力培养为纬,构建特色鲜明的‘职业导向、四轮驱动’的教育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四部分组成。
(一)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践
构建“德育为先,两课支撑,四位一体,十维强化”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以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为支撑(两课支撑),促进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医药职业道德素质四方位融合(四位一体),开展十项主题活动(十维强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从“合格公民”—“合格药学生”—“合格药师”的转变,最终实现高素质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践
构建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突出“三师”职业能力的药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见表1),实现了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表1 “三师”职业能力实现课程
(三)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践
1.“三阶段、四层次”,虚拟仿真、能力递进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设定药学专业关键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四层次”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图2所示)。
图1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阶段图
图2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图
2.实践教学条件改善
建设GMP虚拟仿真实验室、GMP实训室、模拟药房等多个情景模拟实训室,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根据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实训项目。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实践
以校企合作共建工程中心及GMP生产车间为依托,探索学生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构建社会需求—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化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多条途径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见图3)。
图3 药学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五)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渠道与交流协作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共享知识和经验的环境,构建多元化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融生产、教学、科研及应用于一体。借助平台优势,将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融入教学中,鼓励支持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施产学结合、研用结合、学研结合,多途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启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采用教师脱产挂职锻炼、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建设双负责人制、加强国内外交流等多条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
(摘编自《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第2期 作者:张华 汲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