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医科”建设的挑战与变革
一、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备受青睐,成为新医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推动了智能医学的诞生,目前主要应用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医学图像识别系统和医疗机器人三个方面,简化了数据的收集程序,提升了诊断效率和精准度,使精准化医疗成为现实。
二、人工智能对传统医学教育的挑战
(一)医学模式面临重大变革
随着医疗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为智慧医学模式所替代,智慧医学模式在健康、疾病和诊疗、康复的理念和措施上形成全新的认识和判断,而以疾病“诊疗”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重大调整。
(二)学科专业设置亟需调整
智慧医学的发展要求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学科发展要求方面,X+医学或医学+X是必然的选择;在专业设置方面,传统医学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临床的培养规模应逐步减少;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少、培养规模有限;在课程设置方面,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无法满足需要。
(三)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临床实践教学上,临床实习带教呈不断弱化之势;在课程结构上,多围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行;在医疗人工智能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上,缺乏AI相关模块,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学科融合程度较弱。着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在学科的设置、各学科之间的衔接等方面仍有诸多问题。
(四)医学伦理学和法律面临新问题
现阶段我国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的确权立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医疗大数据系统建立后对个人医疗信息和隐私保护的要求;此外,由于人工智能的执业资格及其主体地位、产品准入的审批、超级人工智能的限制,急需立法上寻求统筹安排,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和底限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医科”建设的应对
(一)加强国家层面对“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需从宏观层面对未来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做出统筹规划,形成战略布局,并制定一系列配套的保障和激励措施,特别是高等医学院校一流师资队伍的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政府的财政投入等细节。
(二)探索以创新为导向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1.积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学科”。一方面,以多元化渠道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加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AI相关学科的学习,加强医学与工学、理科、生物信息、纳米技术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联系。另一方面,预测未来医疗领域的工作环境,整合资源建设符合未来需求的交叉实验室。此外,鼓励工程学、计算机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攻读医学专业,医学毕业生转攻理工等专业,跨学科跨专业培养AI人才。
2.拓展以创新为核心的“新教学”。一方面,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纳入医学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学习(PBL)模式,并结合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中的应用实例开展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的宣传,重视课程实验中的设计性试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3.突出以人文教育为特色的“新素质”。加大人文、法律学科的占比,设置人文、法律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建议将《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作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核心。
(三)重塑新型医学人才的评价体系
增加对AI等新技术的考核、评估。根据不同学科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评估标准。同时建议评价体系趋于动态化,重视学生的培养全过程,在评价体系中特别强调对医德、医风等道德层面的认识和评价。
(四)探究多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共育模式
发挥政府投入、政策支持的引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多方支持的新格局。一方面,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医学资源使用平台,调动专家协会、医疗AI企业等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大批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综合型医疗人才,组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眼光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另一方面,注意提升资源管理效率,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成立专门的科教中心。
(摘编自《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7期 作者:范舜 谈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