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药医工融合 培养跨学科应用型医药人才
一、“药医工融合”的两个维度
(一)学科集群的维度
学科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多学科,指从其他学科或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但不改变和丰富所借鉴学科的知识,也不涉及任何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层次是跨学科,指学科相互作用并实现共赢;第三层次是超学科,不局限于学科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而是将其置于另一个新的学科系统中。基于此,“药”“理”“工”三个学科群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主次关系,“药”和“医”是“药医工融合”的起点,也是重点和落点,因此“药”和“医”占主要地位,“工”占次要地位。
二是并列关系,指“药”“医”“工”中任意两者或两者以上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但相对独立,并未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并列关系对应上述学科相互作用的第一层次,即多学科。
三是交叉关系,指“药”“医”“工”中任意两者或两者以上在学科相互交叉,视交叉程度深浅,或停留在学科交叉层面并未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若多个学科汇集在一起,则形成交叉学科群。交叉关系对应上述学科相互作用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即跨学科和超学科。
(二)专业集群的维度
1.专业集群的内涵
专业集群指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需求,按照群落状建设的原则,以与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若干个学科基础、工程对象与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专业的有机集合。
2.“药医工融合”的专业集群
结合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的理解,可以看出学科集群是专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专业集群应围绕学科集群而展开。“药医工融合”的专业集群是指以“药”和“医”为主体学科,“工”为主要学科,围绕区域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以跨学科建设为牵引,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本科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与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具有鲜明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专业体系。
二、“药医工融合”的实施背景
(一)服务国家战略与健康产业之需
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药健康相关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医药产业面临重大变革,药学、医学与工学的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亟需培养一批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之势
知识生产模式可梳理为三种模式:“模式1”指知识生产主要在单一学科、认知语境中进行;“模式2”源于应用情境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通过多学科间的互动合作在应用语境下实现知识生产;“模式3”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变互动的知识创新系统,其核心概念是知识集群,强调突破各单一学科固有知识边界,形成多层次、多维度、集群式的网状知识群,要求改变多学科硬式拼接和叠加的学科融合办法,促进学科柔性会聚。“药医工融合”体现的是“模式2”和“模式3”的思路,同时强调从“模式2”逐渐走向“模式3”,这对医学和药学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破解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矛盾之困
对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巨变所产生的外部结构性矛盾,在健康产业领域,2016年提出并持续推进的“新工科”就涵盖“药医工融合”领域,2018年由“新工科”扩容而来的“新医科”与“药医工融合”密切相关。《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要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
(四)实现医药院校可持续发展之要
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调整的重要路径在于聚焦于学校所服务的主要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优势资源的集聚效应。“药医工融合”是医药院校聚焦健康产业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主要路径。
三、“药医工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广东药科大学主动适应“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办学特色,着力推进“药医工融合”,致力培养应用型医药人才。
(一)为国家需求定规划,打造学科新格局
将“药医工融合”理念融入学校各项重大规划,在强化以药学、中药学组成的“药”学科群和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组成的“医”学科群基础上,推进“药医工融合”,构建具有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妆品工程等理工类学科群,形成“药医工融合”学科集群,为药物、医学研究成果产业化、健康产品工业化提供保障,为应用型医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为行业需求建专业,构建专业新结构
围绕医药产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健康产业领域,紧扣学科建设基础,新增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海洋药学等本科专业,与办学历史较长的药物制剂、生物技术等共同组成“药医工融合”专业集群。
(三)为内外资源创条件,优化教育新生态
持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和优化“国家级-省级-校级”实践教学平台,类型上涵盖医药企业、卫生医疗机构、食品生产企业等。
(四)为培养目标推改革,探索培养新模式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通过设立创新实验班和多样化的校企协同方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如成立“整合药学创新班”,通过推进“药学内部相关学科的整合”“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整合”等,打通学科壁垒,培养更加符合药学发展的新型药学人才。
(五)为技术发展改内容,重塑课程新体系
以“药医工融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突出食品科学与医药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设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食品免疫学、药理学等学科课程。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不断加强教材建设。
(摘编自《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蔡志奇 陈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