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财经类高校教务处长论坛在杭召开
11月3日,首届全国财经类高校教务处长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37所高校的50余位教务处长齐聚一堂,围绕“打造财经‘金专’‘金课’,实现资源共享”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一、植根课程,建设财经“金课”
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蒋先玲指出联盟将开展与其他平台的合作,比如推动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建设微专业等未来发展计划。首都经贸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强教授介绍学校在建设“金课”过程中遇到的师生积极性差等问题,分享了学校从制度机制保障入手的攻坚之路,认为信息化时代下,财经“金课”的建设要全国各个财经院校抱团取暖。
二、深耕专业,打造财经“金专”
针对财经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南京审计大学教务委员会主任程乃胜指出财经类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需要重视指标但不唯指标,要平衡专业标准和个性化;专业建设功夫要在专业外,要敢于真淘汰学生,改变教师评价和分配机制。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厉小军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大背景下,学校探索“大商科人才”培养的举措,如培养方案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长李政辉教授认为财经类专业应坚定走跨学科融合的路子,将信息、数据等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形成有竞争力、有突破点的专业发展。
三、虚拟仿真,助力实践创新
五类“金课”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实验教学的智能化,虚拟化。虚拟仿真“金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了高校实验、实习、实训中的老大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张小岗副处长介绍了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指南制定情况、虚拟仿真项目申报技巧及项目建设内容。
四、共享资源,齐推财经微专
联盟发布了《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微专业设置方案(草案)》,拟于2019学年向各兄弟院校及社会公众开设首批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5个财经类微专业。每个微专业由5-10门核心课程构成,课程均为财经类慕课。课程优先选取财经院校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同时辅助补充各校优秀特色课程。通过修读微专业要求的慕课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微专业证书。
(摘编自浙江财经大学官网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