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变革

编辑日期:2019-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渗透并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这说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人才,还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业务逻辑的商科人才。

    目前,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50余个,将人工智能和商科结合起来的专业还很少。因此,尽快开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卓越人才培养不仅十分必要,也极其重要。

    一、传统商科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围绕生产要素数字化,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金融范式等,这不是通过对过去体系的修补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应是一场教育认知范式的革命,并随之带来商科教育的重构。

    目前对于数字经济的研究与实践还都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数字化资源的经济属性、数字资源的经济学规律和数字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学理论还未成熟;在实践方面,面向新经济的劳动制度、薪酬体系、金融制度、国际贸易等制度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对比了传统商科与新商科的关键点(见表1),提出新商科应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急需的创新型商科人才。

1 新商科与传统商科的对比表

 

传统商科

新商科

服务的经济形态

工业经济

数字经济

围绕的产品形态

有形商品

有形商品+数字商品

人才培养的要求

知识细分、专业细分、专业标准

知识融合、问题导向、集成创新

人才培养的形态

分工明确、批量培养、标准统一

智能化、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

人才培养的道具

教师、教材、教室

多元育人主体、场景化教学、适应性教育平台

人才的思维培养

商科思维

商科思维+设计思维+计算思维+伦理思维+美学思维

教与学关系定位

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承为教学目标

培养能力为主,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创新为目标:通过师生对话实现探究式知识创新,通过智能教育技术实现基本知识教学

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完善人格、开发人力、服务他人、发展自我

教育的治理体系

教育系统内部治理

广泛的自治性的学习共同体参与

    新商科是商科教育主动服务于新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教育变革推动时代的发展,时代发展又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带来的商科教育变革是一次“范式转换”的革命性变革,需要重新规划未来商科教育。智能化、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应该是人工智能时代商科教育变革的方向。

    新商科是基于信息思维的一场教育革命。新商科建设中最大的拦路虎是落后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理论和方法。较之于技术的创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较慢,要形成与技术创新相一致的思想文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新商科建设是一项商科教育重塑性的变革工程。新商科就是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新思考并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课程体系、新教学模式和新教学平台,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急需的创新型商科人才。

    二、商科变革实践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的商科教育迎来了“变轨超车”的历史机遇。商科教育的变革有助于创建一种不同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引领世界高等商科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发展。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全面进入调整升级期,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在这一方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围绕商科变革要服务于数字经济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进行商科转型探索,形成商科变革实现路径图(见图1):

1 商科变革实现路径图

    (一)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

    数字经济带来的是新认知、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具。为了胜任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大学老师要通过研究形成一批揭示数字经济规律的新理论。另外,服务数字经济时代人的发展,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工具都需与时俱进。

    (二)新师资、新教材、新课程

    新商科建设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能够胜任的新型教师,缺乏适应时代需要的反映新经济的高质量教材,以及缺乏满足时代需要的新商科课程。因此,要特别重视新型师资的培养与培训,高度重视新商科教材编写,重点扶持新商科的课程建设。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例,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于2018年支持了18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研项目,并通过全过程的科研指导、研讨,带动教师进行转型。18位教师从各自专业方向进行研究,多数在教学中开设了新课程。目前,已经开设“区块链新金融”“社交媒体、人工智能与客户管理”“云计算商务实训”“大数据营销”等新课程,有些课程已经编写新教材。

    (三)新实验、新场景、新环境

    新实验的目标是搭建一个企业数字化运营的体验环境,通过与工业商品生产线在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业务流程、商务模式上的比较,形成学生对新经济学、新管理学、新金融学、新法学的认知与体验,并通过快速搭建商业场景,形成场景化的教学环境。学校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引领,打造项目平台型的新型产学研联合体,推动学校新学科及新课程体系建设及转型发展建设新商科示范工程。

    (四)新学生、新学习、新评估

    引领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行为方面主动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不能单是学习成绩,还要增加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等方面的评价,特别是要探寻和挖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例,学校有两个完全由学生组织成立的学习共同体:一是区块链协会,由高校师生、海外朋友、产业界人士组成,通过微信群定期邀请产业界专家讲课,每天自发以打卡形式学习,以公众号形式发表有代表性的文章;二是本科学生自发成立的通证经济研究小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五)新理念、新模式、新治理

    在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的时代,教育理念、模式和治理等都将被重塑。在教育管理评价方面,基于标准化的教育理念将被基于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所取代;在对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将从单纯的分数等级排名转向“干中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在治理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对学校内部组织框架和制度的革新,管理流程和教学组织形式将被重塑,非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主流的学习话语体系,学年制、学期制、校园等时空封闭式的话语体系将被无边界教育、泛在学习和终身教育等取代。

    (六)新标准、新要求、新制度

    从国家层面来讲,应该面向新经济,调整现行的人才培养要求,并形成新的制度推动新标准和新要求落地执行。学校试图对智能科学与管理新专业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才标准、评价模式等。

    借用斯图尔特·克雷纳(Stuart Crainer)的名言“管理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商科教育“变革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适应”。

(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7-8期  作者:齐佳音 张国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