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块链”+财会类专业“教-评-创”体系

编辑日期:2020-01-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财务环境发生巨大变革,财务的职能由传统的反映、监督向预测、管理、决策转变,CGMACompetencyFramework(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执业能力框架)中提出财会类人才所需的五种能力:专业技能、商业技能、领导技能、数字技能。鉴于此,财会类的专业建设也应对应改革,统整教学、评价和创新创业三个核心环节,利用区块链的特性,构建“教-评-创”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一、区块链技术的原理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是随着互联网应用到多个领域,其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去主体化”,每个节点都是中心;二是“不可篡改”,因为每个节点上都有记录,且一个节点上的篡改将会导致另一个或多个节点上的记录与其出现矛盾;三是“时间戳”,在每个节点上发生的事项都对应一个独一无二的时间点;四是“社会化”或称“网络共识”,每一个节点就有一个主体,在区块链结构上会出现多个互相关联的主体。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去中心化”(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价,学生成为各个节点的参与者、体验者)、“不可篡改”(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网络共识”(评价结论能够得到多方认可)的特性。故将区块链原理引入“教-评-创”体系,可使教学思维的转变有依托更可行。

    二、区块链原理在教、评、创三个模块的分部应用

    (一)“区块链”+教学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基础,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应用于教学环节,将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财经类专业属于“商科”类专业,教学内容通常围绕商业“交易”展开,一般会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主体,而传统的教材编排以及讲授内容都是选择其中一个主体展开,学生学习时面临的环境通常都是教师或教材设定的,故而会造成学生初涉工作岗位产生不适应。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打破、重组,按照业务内容或者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作为主线,将学生分组,按照业务发生的流程设置节点,每个节点上的学生将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学习交易背后指向的知识,并随着交易的完成快速习得(见图1)。

 

 

 
   

图1 区块链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示意图

 

    (二)“区块链”+评价

    评价是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授效果,也可为学历认证、能力认证提供依据。

    借助区块链技术原理的“去中心化”、“时间戳”、“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引入多方主体,在各个环节和时点对每位学生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达成“网络共识”(见图2)。

 图2 区块链原理应用于评价体系示意图

 

    (三)“区块链”+创新

    双创对于在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对接社会,跟进专业发展形式,结合新业态、捕捉新需求,继而开发新的经营模式或者新技术。因此,创新创业体系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社会化”属性,将利益相关者作为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见图3)。

    创新创业体系中的第一个主体是高校。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在开放性环节邀请校外导师传授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充分利用专业实践平台(包括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利用仿真实训场所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认知的升华,通过竞赛中模拟实际案例运作锻炼学生创业实操能力;实践平台可对接设立于众创空间的创业实体,实现“业务流”的传递和创业者的选拔。

    第二个主体是校友开办的经济实体。在众创空间创业体运营的过程中,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在校经营的创业实体进行复制-升级-剥离,设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经济体,而这些创业经验可通过聘请校友作为校外导师的方式,渗透到理论课堂-实践平台-众创空间等整个环节;同时,与校友创办的经济实体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相对容易,可为众创空间的创业实体带来更多客户、为在校学生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

图3 区块链原理应用于创新创业体系示意图

    第三个主体是客户。在与客户的往来过程中,创业实体将能够接触更多的经营环境、管理方法、运营模式,对在校生的认知、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个主体是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可以来自于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专家、校友、客户中的业务骨干等,能够将弥补高校自有专职教师的不足,补充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四、区块链原理应用的教-评-创体系构建

    教学、评价、创新创业三个模块的目的均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对象均为学生,故而三者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将三者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教-评-创体系(见图4)。

图4 区块链原理应用于“教-评-创”体系示意图

     在“教-评-创”体系中,教学环节的主体同时参与评价环节和创新创业环节,教学环节的主要功能为传递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在传输知识的过程中各主体进行过程性评价、期末进行结果评价、未来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和就业质量评价。

    评价主体依赖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实践过程、竞赛过程、创新创业过程及就职效果来形成评价结果,而评价结果又反过来反映、验证、改进教学过程,引导学习方向,提升教学效果。

    在选拔创业实体经营者及创业实体的员工时即产生对学生的评价,衡量创业实体业绩时,则是对经营者或员工创业能力的评价,同时,与创业实体有关系的客户、校友等主体,亦可能参与其中,既为教学主体也为评价主体。

    在这三个模块中,各个主体可能产生角色互换、多重身份、相互关联、相互勾稽的状态,整个体系有效运作,既能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又能保证评价客观公正全面,还可以汲取多方优势培养学生,实现财会类专业特色培育。

(摘编自《财会通讯》2019年第31期  作者:祝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