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构建应用型财经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编辑日期:2020-05-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应用型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的形势与现状

    (一)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生源大战愈演愈烈

    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峰值以后,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招生困难的窘境。再加上出国留学、直接就业等其他放弃高考的因素,高校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地方性的应用型财经高校在生源竞争中相比一些重点本科高校和老牌本科高校,更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二)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伴随着入学率的提升,毕业生的总量也屡创新高,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34万,再次创下新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对应聘者的外语、计算机水平等提出要求。而目前高校中所存在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错位、难以适应市场要求、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慢就业等问题,更是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三)招生、就业工作条块隔离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应用型高校在招生与就业之间存在着条块分离的现象。如招生部门只负责新生录取,很少考虑专业与学生的职业兴趣是否契合,很少考虑培养过程中教学资源调配是否合理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就业部门简单地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没有考虑毕业生的专业吻合度及就业的持续效应等。

    二、应用型高校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要求

    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主体的三位构建支撑,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在诉求。

   2.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在高校的布局规划上,将区域就业需求、经济结构、地缘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实现高等教育对国家建设的服务功能。

    (二)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可行性

    在应用型高校中构建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具备丰厚的实践土壤和充足的理论依据。建立招生、就业工作的联动管理模式,可以在各校现有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实现“在经度上垂直管理,在纬度上交叉互动”,增加招生、就业工作的统一性、联系性、特色性和融合性。

    三、应用型高校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路与策略

    (一)应用型高校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路

    应用型高校构建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旨在改变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单元原有的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部关联性。招生就业联动模式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招生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通过行业部门、用人单位的调研,以及参照近几年各专业的就业统计状况,折射出各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围绕社会需求的状况不断调整本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充分体现这一层面的双向互动关系。

   第二,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用人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解决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学生就业对社会需求的双向反馈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状况,调整和改变自身的就业预期和择业观念,有效缓解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应用型高校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策略

    1.构建招生信息反馈制度

     每年在招生工作结束后,由学校的招生部门对当年招生情况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专业的报考率、报到率、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信息,形成相关的分析报告。同时,根据每年数据的变化状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细化,如各专业每年报考率、报到率、录取分数、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些结果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等。

    2.构建就业信息跟踪反馈制度

    每年年底,由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对当年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走访,将就业竞争力、就业特色与优势、就业质量、校友评价、基本工作能力、核心课程有效性、求职分析等作为调研的主要指标,并结合当年各专业的签约率、升学率、就业率、就业薪资等统计数据,分析总结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对专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形成报告,为招生结构、数量、专业及人才培养环节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3.落实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互动制度

    学校根据招生信息反馈和就业跟踪反馈情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等环节的调整和改进建议。

(摘编自《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肖远志 沈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