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位一体”逻辑培养未来20年商业人才

编辑日期:2020-07-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商学院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商业与管理人才,且培养的人才需要有前瞻性。那么,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有两个要义,一是不同高校的商学院要有自己的人才特质定位,二是不同时代的商学院要有时代的人才素质定位。一流商学院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未来10—20年的,人才特质和素质是决定未来20年的根本。

    一、专业性割裂治理体系难育“三型”人才

    引领未来20年发展的人才理应是通识型、创新型和领导型人才(简称“三型”人才)。他们对市场、社会和未来有很强的敏感性,能跳出行业、专业乃至自己所在的空间,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以整合式思维看问题。然而,当前商学教育专业性割裂的治理体系难以完成培养“三型”人才的使命,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症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培养目标短视化,其最主要特征体现在,将短期就业当作目标追求,设置专业赶时髦,课程设置功利化和过度实用化,缺乏人文素养、科技创新的培养。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只看是否有利于找到工作,教师组织课程内容时只看是否迎合就业需求,学校评估一个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只看就业率。

    二是培养方案刚性化,最显著的表现在于,自上而下的培养方案设计使得师生对于上什么课、谁来上课缺乏话语权,2/3以上的课程是教育部或者学校指定的。这种课程设计上的刚性化衍生出另一个问题:相当多高校开设的课程,虽然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位层次的学生,但其内容体系却几乎相同。

    三是专业设置“山寨化”,具体表现在,建立在学系基础上的专业不可避免地被固化在“自设边界”内。受制于边界,专业培养方案因人设课,专业课程只允许本学系老师开设,学系内外的教师和资源无法深度融合与互动。从而导致知识结构僵化,学生宽知识面和多元复合思维的发展严重受限。

    四是课程体系陈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多年不变,教学要求和内容体系没有根据专业和学位的不同进行多层次设计,出现“千人一面”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设计,不同老师上课的内容各不相同,出现“千人千面”问题。

    五是教学知识体系僵化,主要表现为,授课内容与管理实践的严重脱节。当前商学院教学治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陷入了激励陷阱。教师队伍固化,科教脱节带来的知识老化,关注的是课程的知识点而不是学生的素质点。

    二、从底层治学逻辑重构治理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五个“化”,必须重构当前商学院治理的基本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打破专业的边界,建设起跨学系、柔性动态调整的项目团队;第二,规划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建立起科教融合的交叉科研团队;第三,构建“个性化+通识”的阶梯式知识结构,建立起打通从本科到博士不同层次教学项目的课程团队。

    由于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教师,治理体系就必须下沉到最基层组织中,通过建立起项目(专业)团队、交叉科研团队和课程团队“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从底层治学逻辑出发重构商学院治理体系。让真正懂得人才培养规律的人拥有人才培养的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

    三、“三位一体”育“三型”人才

    “三位一体”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确保基层组织的有效联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一,项目(专业)团队的构建要遵从跨学科的逻辑,打破专业固化和锁定在学系内的组织机制。在此基础上,发挥项目主任在调整课程结构和配置师资方面的能动性,让学院和教师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拥有话语权。

    第二,课程团队的建立要基于吸纳不同学科方向的师资,以构建起一套面向从本科到博士的逐层递进的知识结构,以及结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授课教师之所长的课程体系。

    第三,交叉科研团队的重构要按照科教产融合的思路,通过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与时俱进为教学赋能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自己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和总结的最新知识,不仅能让课程内容推陈出新,与管理实践紧密衔接,而且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

    “三位一体”可以从根本上激活人才培养中的最基层组织,解决商学院治理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从而让商学院的人才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第7版  作者: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