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创新与融合 打破传统商科教育同质化

编辑日期:2020-09-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中山大学于1981年开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系国内最早进入商学教育领域的大学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和成绩与学院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密不可分。

    一、不惧竞争,坚守品牌差异化

    目前开展商科教育的高等院校规模较大,但在“差异化”方面仍显不足,各院校间课程设置类似,在教育内容上大多仍处于同一种固定的传统模式中。针对这一现象,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帆认为,“我们要在师资、课程设置、培养环节等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才能完成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差异化的新变革。”

    对于海外院校的进入,中山大学始终持欢迎的态度,并坚守品牌差异化,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辐射、触及海外市场,发挥中国本土品牌力量,在培养的理念方法、师资手段方面,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实现合作共赢。

    二、将商科教育与多元学科相融合

    商科课程不只是一种理论性的学术教学,而应契合产业、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下,人工智能、5G、大数据对传统的商业环境与商业决策产生巨大的变革作用,所以商科课程需要与技术、人文等其他学科进行不同维度的融合,这也是发展趋势所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已经在“融合”上做了不少尝试,比如MBA的C3课程体系,其中有一条是希望学院培养的MBA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各行各业具有无限可能的“CXO”。因此,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为“X”打造了很多模块,如跟金融相关的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等,与技术有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这些变革最终目的是围绕社会需求,在课程上做出改变,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具备做“CXO”的能力。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去发现、选择对自己有帮助,让自己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X”去主攻。

    三、未来势已起,正成型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大湾区交融共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发展及定位要更加充分发挥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创新发展优势。

    除了大湾区优势,学院在学科建设上的优势也很明显。中大管院的工商管理学科领跑国内商学院,在国内外权威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归根结底,学院师资雄厚,拥有一大批海内外一流教授,从战略、组织、人力资源,到财务、营销、运营、信息系统都拥有完善、优秀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同时在在学院的“十四五”规划里,已经明确了未来的“主流方向”——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教学研究基地,为国内外业界和学界研究中国企业提供解释学、方法论和说明书。

    在把握好主流方向的基础上,“新兴方向”已小有成效——工商管理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下的变革与创新。学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有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城市,在这里,技术创新将对管理决策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此外,“探索方向”也让人耳目一新,即探索医院和大医疗健康相关产业的管理。依托中山大学强大的医科优势,培养医院管理以及大健康产业的管理、运营、投资人才。

(摘编自腾讯网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