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远景与近为

编辑日期:2020-10-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高等教育系统以内部活动为载体,与系统外部的领域联通互动而耦合形成的有机生态系统。它通常是相邻区域之间(包含相邻国家及相邻行政区)的互通,这些区域具有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特点。

    一、一体化的现实屏障

    (一)“有形无形”的行政壁垒

    行政区划管理与教育一体化的初衷是相悖的,导致不同区域间难以形成系统的顶层设计,且行政系统的动机和力量其实远远强于院校间教育合作的动机和力量。所以,行政运行规则并不适宜于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生态。

    (二)“无远弗届”的政府力量

    对于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而言,区域间高等教育的整合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力量,但这种力量的用度应当有“界限”。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的导向和对高校主体功能发挥的引导上,而在高校内部“任免校长、区分等级和分配资源”等命脉所系的地方应“适可而止”。

    (三)“知易行难”的区域均衡

    区域之间的资源互补性与发展不平衡性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人无我有”,后者则是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上的差距,互补性有利于高等教育交流互通,但较大的不平衡性却不利于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条件不均衡。成因除了历史、地理等因素,还与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甚至是社会环境等条件紧密相关;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状态不均衡。它具体体现在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教师数量及各项教育资源的占有率方面。

    二、一体化的先决条件

    (一)离而不疏的地域相邻性

    地域的聚合促成经济的联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在地理和经济密切联系的基础之上,发生于紧密联系的区域之间。纵观国内外,无论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一体化,抑或是国内的“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几乎都发生于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这足以证明地缘的重要性。

    (二)和而不同的文化相容性

    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类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管理方式,在文化发展水平和类型相近的区域,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培养方式、机构组织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因此,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有利于一体化的形成发展。

    (三)“人无我有”的资源互补性

    众所周知,即便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也难以在所有学科和所有资源上都占据领先地位,高校之间的资源只有形成互补,才能使资源之间形成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输入,具有异质性资源的高校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独立自主的高校能动性

    大学作为一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其独立自主的前提带来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是一体化不竭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所在。美国的高校联盟通常自发形成,其高校联盟蓬勃发展与美国大学的自治传统密不可分。相反,应声而动、盲目跟从的大学即使结成同盟,也是由于暂时的利益驱使,一旦利益受到威胁,形式上的“同盟”“联盟”,甚至“集群”极易“分崩离析”。

    三、加强联动是弥合远景与近为间差距的真实策略

    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呼声,我们不得不采取更加理性的因应策略,在战略上寻找“有限作为”的契机,在战术上推进“有效联动”的改革。

    (一)加强个体间联动,为“一体化”奠定基础条件

    在一体化道路上,高校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由下及上、由点到面”的发展逻辑。在一体化大目标导引之下,高校的具体行动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是以高校作为联动主体,在校际之间形成良性的“点对点”牵手式的合作,实现并驾齐驱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则要巧取微观层面的联动要素,着眼于细节和实处,由点到面不断扩展协作面。

    (二)促进多维度联动,逐步实现“一体化”合作的系统目标

    院校间的联合行动绝非只能发生在资源富余的高校之间,任何高校都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异质性资源,无论是自称“一流”或“准一流”,还是“应用技术型”或“教学研究型”的高校之间,只要存在着资源互补的关系,就应当尝试合作分享,甚至通过有偿交换来激发高校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联动应在高等教育主体之间积极推广,鼓励高校根据各自的特色和资源展开合作,继而丰富院校合作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三)建立联动保障机制,创设一体化的制度环境

    基于文化组织的特性,高校之间合作的组织形态均较为松散,无论何种联盟,合作的成效取决于各成员的内在责任感而非外在约束力,合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主体间呈现出“边界模糊、关系松散、行为灵活”等特点。因此,联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个能够协调政府、大学、市场的权威的、相对独立的中介组织”,而“中介组织”的存续则几乎完全依赖于制度保障。

(摘编自《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5期  作者:董云川 常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