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

编辑日期:2019-12-15 作者: 阅读:1
【字体:

    2018年,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第二轮全国职业院校评估,采集了5500余所中职学校的相关数据。日前发布了《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进行评估。

    一、基本评价

    (一)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10671所,全日制在校生1592.5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0%,2017年资格证书培训和岗位证书培训的注册学生数近332万人次,结业生数达464万人次。中等职业学校共开设320余种专业,专业点近40000个,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推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优化了新增劳动力结构。

    (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84万人,师生比1:19。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91.6%。“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1.6%,基本达到“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0%”要求。

    (三)基本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6000元,其中西部地区比2015年增长3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计算机27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信息点数为17个。80%的学校拥有管理信息系统。93.5%的中等职业学校设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0.44个,基本满足校内实践教学活动要求。

    (四)校企合作有效性得到提高

    2017年,90%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的学校有毕业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就业,70%以上的学校有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实践,60%以上的学校聘请了企业兼职教师。全国半数以上学校开展了企业订单培养,相比上一轮评估提高近10个百分点。25%以上的学校有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获得企业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值超过10万元的学校达450余所。

    (五)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有中等职业学校347所,在校生数近60万人,2017年有14.2万名学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超过90%。2017年,全国有250余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区学生占一半。

    二、主要问题

    (一)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学校建设规划用地、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等指标不达标的学校分别都占半数左右,1000余所学校的占地面积不到10亩。学历教育在校生数不达标的学校占四成以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的学校占三成左右。

    (二)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问题突出

    2000个专业点达不到“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两名专任教师”的标准要求,涉及240余种专业,覆盖10万多名学生。其中,电子商务、美发与形象设计等新兴或热门专业存在盲目开设现象,专任教师数不达标问题更为突出。1600余所学校专任教师总数未达到“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的标准要求,1400所学校师生比超过1:20,专业教师短缺问题严重。在师资队伍结构上,四成以上学校未达到“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的标准要求。

    (三)“普职比大体相当”要求落实不力

    2017年,全国仅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超过50%,有14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比低于40%。

    (四)中断学业的学生数量较多

    近三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有60余万名学生中断学业。

    (五)投入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

    部分省份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学校办学要求,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六)贫困地区校企合作面临困境

    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校企合作方面步履维艰,半数学校没有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没有企业兼职教师,六成学校没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薄弱学校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达标率

    以提升办学条件达标率为重点,聚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突出问题,加大政策、项目支持和引导力度,不断改善薄弱环节,加快补齐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加大对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做大职业培训,提高服务脱贫能力。

    (二)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足额配置专任教师的督促检查机制。单独设置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引入标准和任职资格要求,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任务,细化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地方统筹,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布局

    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保持在合理比例。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方式,完成学校整合;合理引导学校专业布局,避免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对专任教师、设施设备严重缺乏的专业应予以调整。

    (四)强化类型教育特征,完善学校设置标准

    强化类型教育属性,增加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相关指标;增加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校基本办学能力的指标;提高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同时提高对“双师型”教师比例的要求。

    (五)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办学能力稳步提升

    教育经费增量重点向职业教育倾斜,加快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加强财政经费投入等核心指标常规监测。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