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勇立潮头谋发展 职业教育写辉煌

编辑日期:2020-01-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创办于2012年的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龙岗二职),经过短短7年的时间,办成为一所全日制综合性现代化的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类奖项600余项,一跃跻身于深圳市第4所荣膺国家教育部门3项大赛金牌的“大满贯”学校,成为了饮誉珠三角的职教明珠。短短7年时间,由默默无闻到破茧化蝶为职业教育的后起之秀,龙岗二职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明确办学定位 强化专业建设

    龙岗二职设立之初,便瞄准第三产业为专业发展方向,确定了学校的八大专业设置,且在全市率先于中职阶段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依托学校所在地的产业优势,于2015年又增设了“眼视光与配镜”专业。

    在强化专业建设的同时,龙岗二职全力打造品牌专业。学校根据全市社工紧缺、会展及动漫人才需求庞大的特点,着力加大以上专业的建设力度,2016年,将社区、会展、动漫3个专业申报深圳市品牌专业,并在2019年成功通过评审。学校力争用3—5年时间将其余6个专业全部打造成深圳市品牌专业。

    事实证明,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设置和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科学性、前瞻性和品牌化的特点。

    二、坚持依法治校 优化管理模式

    学校创建以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制定了《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章程》,完善并出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汇编》,使民主管理有法可依。

近年来,按照国家教育部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的要求,龙岗二职又实行了校部二级管理改革,将9个专业归并为三大专业部,通过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调动了专业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8年,学校推行中职干部竞聘上岗,让普通教师竞选部长、副部长,形成了学校创优争先的政治生态。

    三、推进师资建设 打造优质团队

    学校在立足教师整体优化基础上,结合龙岗区教师五段式培养模式,制定了教师梯队发展规划。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落实国培、省培、校本培训,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名师、名班主任和老教师的作用,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建立了“师徒结对”机制,努力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四、深化教学改革 彰显职教特色

    为提高教学实效,龙岗二职实行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

    一是按学生学业水平采用“走班制”实施分层教学。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如魔术、平衡车、经典电影欣赏等课程。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促使广大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是与合作高校实行了“三二分段”的课程衔接,与合作企业制定了“订单式培养”课程。

    三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做到专业教学对接生产过程。酒店实训室、茶艺室、社区实训室和相关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操空间。

    四是狠抓技能竞赛,锤炼“工匠精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榜样的作用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学习和教学的热情。

    五是启动以操行学分、课程学分和实习学分为基本测评内容的“学分制”改革,建立了多元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

    六、坚持立德树人 创新德育模式

    学校推行“生活育德,岗位成才”的德育模式,采用每班每周轮流参与的形式,提供各种岗位让学生顶岗实践(这一模式被编入《广东省中职德育经典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加强让学生“点亮自我,找回自信”的社团建设,打造了40多个精品社团,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舞台。2019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社团建设优秀学校”。深圳市获奖社团共有7个,学校占有6席。

    七、开拓多元办学 促进校企融合

    有别于以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龙岗二职摸索出了一条在培养学生方面“升学、就业两不误”的新路子。具体做法是打通中职学生上大学的门路,强化学生专业考证和深入企业实习实训。

    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和发展志向,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班、“三二分段班”、国外留学班、普通高考班及自主招生升学等五个选项。学校先后与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德国斯图尔特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借海出船”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受到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青睐。

    为实现校企融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学校确保每个骨干专业有2—3个紧密型合作伙伴。目前已与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探索出了新型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师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精准服务。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