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颁布中等职业教育新政策
一、支持有力
国家免学费补助、市级免学费补助: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国家资助:中央与我省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在校生的15%确定。另外市级还专门设置中职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
二、升学有路
初中起点“3+2”。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通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职院校考试或测试招生。实行3、2分段培养模式,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两年直接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五年即可取得专科学历。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未取得“3+2”学籍的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的学生,在中职毕业时可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
本科院校对口升学考试。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应历届毕业生开展对口考试招生,由本科高校自主或联合考试择优录取,为中职毕业生上大学提供了通道。2020年全省15所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招收4320人。
三、就业有门
中职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更注重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的结合,而“大国工匠”即高质量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正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从目前合肥市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本地就业率85%以上,并且年年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合肥市中职类毕业生真正成了“香饽饽”。
四、学业有成
全市共有46所公民办中职学校,包括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无人机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轨道交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护理等127个专业,在56家企业挂牌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基地,10个项目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中职各校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知识+技能”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摘编自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微信公众号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