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测评报告》发布

编辑日期:2020-08-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对学生、教师、校长、雇主四大群体发放的九万余份调查问卷,分析并发布了《全国中职教育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

    一、调查问卷内容

    学生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入学前对中职教育的期望,就读期间对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教育公平和教育收获的感受,以及对接受中职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教师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教师进入中职学校从教前对工作的期望,担任中职教师过程中对学校管理、政府保障方面的感受,以及对从事中职教师职业的总体满意度。校长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校长内外部满意度两个方面,其中内部满意度包括工作绩效、个体成就与胜任感以及工作负担适度感,外部满意度包括政府支持以及办学环境。雇主调查问卷主要调查用人单位招聘前对中职生的期望、雇用过程中对中职生工作质量的感受以及对雇用中职生的总体满意度。

    二、中职教育满意度测评结果

    具体测评结果中,学生就学满意度和雇主用工满意度提升明显,详见图1。教师从业和校长办学满意度均为“基本满意”,详见图2。

 

图1 中职学生与中职雇主就学满意度维度得分

图2 中职教师与中职校长就学满意度维度得分

    从各分项维度得分看,总体上调查对象对中职教育的期望分值普遍偏低,而满意度分值相对较高。在学生调查中,分值最高的是教育质量感知,其次是就学总体满意度,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公平感知。雇主调查中,分值前三的依次是中职毕业生职业意识、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满意度。教师调查中,分值最高的是学校管理,其次是政府保障。校长调查中,分值最高的是工作成就与胜任力,其次是工作绩效,分值最低的是工作负担适度感。

    三、从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中职教育相对获得感增强

    2016年第一轮满意度调查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给学生带来更多获得感,中职毕业生受到就业市场欢迎。超过70%的高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在专业技术技能、自信心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取得较大提高。从测评结果看,全国有24个省份的中职教育发展水平能够满足甚至远远超出当地人民对中职教育的期待。雇主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基本满意。中职毕业生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态度、岗位晋升、岗位适应、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了企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

    (二)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成果显著

    目前,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在就业指导、实习管理、实习实训、职业技能比赛等方面受到学生的认可。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也比较满意,普遍认为中职毕业生在服从意识、职业道德、忠诚意识、学习能力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表现较好。从就业来看,中职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以及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竞争优势尤为明显。

    (三)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近年来,中职办学条件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教师发展和培训保障力度有所增强,学生、教师和校长对办学软硬件条件的满意度有所提高。73.18%的中职学生认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能够满足学习需求,72.73%认为“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能够满足学习需求。61.30%的教师表示“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能满足教学需要”。中职校长对当地政府重视中职教育基本满意,包括教师培训经费保障、落实生均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

    (四)职教宏观政策受到广泛认可

    国家颁布的职教政策在校长和教师群体中受到支持和认可。中职校长对“职教20条”政策的满意度很高;对“1+X”证书制度的满意度也较高;对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政策导向的认同度较高;对国家出台的中高职衔接政策基本满意。此外,90.90%的校长表示学校与至少一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工作。82.34%中职教师认为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四从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校企合作机制不畅且形式单一

    总体而言,校企合作机制仍不顺畅,合作形式单一,深度和广度不足,普遍缺乏在人才培养过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实质性合作。中职校长对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的满意度得分仅为51.44分。校长普遍反映目前面临“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困难。一些教师认为,学校为其对接行业企业提供的支持不够,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到岗实践。从雇主调查情况看,由于面临“资金补贴和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困难,企业与中职学校较少开展“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学校授课”等深度合作。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也多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到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和师资建设等关键环节发挥作用。

    (二)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狭窄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长专业发展路径狭窄,质量高、实效性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资源和机会短缺,尚不能满足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许多校长反映“专业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足”。对“自身专业发展机会”问题的回答,多数校长选择了“比较不满意”,还有部分校长表示自己很少有机会到发达国家参加培训学习。

    (三)中职教育社会期望度有待提高

    目前中职毕业生面临较多的就业壁垒,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在企业用人过程中离职率高,就业稳定性低,导致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仍有待提高。雇主调查显示,企业一方面认为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比其他来源的员工差,但是另一方面给予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职毕业生月薪超过5000元的用人单位只占约10%,并且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当前提供的工资待遇已能够匹配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五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向未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特色鲜明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关键环节,切实增强中职教育的适应能力和吸引力。

    一是优化产教融合机制,释放校企合作活力。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将中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同建立产教对接平台、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校企合作成果推广等长效机制,引导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参与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与学校协同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

    二是改进师资培养培训,突出职教类型特色。建议设立并实施国家级中职教师在职全员培训计划,遴选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背景的高校承担,吸收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参与本领域专业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形成企业技术骨干到校指导并且参与中职师资培训的稳定机制。同时,在国家层面制定并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相关管理规定的指导性文件,持续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全员轮训制度。此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选派中职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海外培训与交流合作。

    三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引导中职教育顺应市场变化,更加贴近实际岗位需求,注重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为中职毕业生就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重点加强专业理论、信息技术和外语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中职毕业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涯发展打好基础。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微信公众号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