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特点及启示

编辑日期:2020-08-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近年来,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朝着高端化、专业化、技术化方向发展。2017年5月24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学校教育法的部分修正案》,批准文部科学省创建“专门职业大学”,承担实践型技术教育,通过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培养具有较强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且富有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

    专门职业大学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创造能力的学生,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教养性、学术性、技术性、技能性、职业导向性,其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反映专业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能、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作出具体规定。

    (一)课程模块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坚持“宽基础、活模块、聚综合、跨专业、重应用”的课程设置原则下,规定专门职业大学要开设基础课程、职业专门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等四类课程(见表1),各类课程包含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并在不同学年编排。除了以上四类课程外,各专门职业大学还可以开设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

表1 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

课程

目标

课程内容

学分

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必要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外语等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

20学分以上

职业专门课程

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所需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整个职业领域所需的基本能力

专业领域课程

60学分以上

拓展课程

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所需的应用能力,培养在职业领域发挥创造性作用所需的能力

基础经营课程,跨专业领域课程等

20学分以上

综合课程

整合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以使其能胜任专业性职业

在毕业前,整合以前的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其与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相结合的综合演练课程

4学分以上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4年制专门职业大学毕业至少要获得124学分,实验、实习或者技术类科目至少修满40学分(见表2),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分比例约为1:3。不仅职业专门课程要设置相应的实践课,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也要配置相应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在企业或者其他经营场所,通过实习授课科目从事实际业务,至少修满20学分,即需要完成600小时以上的企业实习任务,占实践课总学分的一半以上。通过企业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锻炼技能,强化对于职业的认知,为自己的研究创造切入点。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实践类课程从第一学期就已开始,直到毕业,实践时间逐年级递增;实践项目逐渐从单项到综合,难度从入门级到高级逐渐增加,锻炼并提升了学生解决生产和经营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    (二)实践课程

表2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

内容

要求

毕业条件

毕业至少修满124学分,其中基础科目20学分以上、职业专门科目60学分以上、拓展科目20学分以上、综合科目4学分以上;实验、实习或者技术类科目至少修满40学分;现场实务实习至少修满20学分

课程与授课科目

与产业界及地区合作,共同开设授课科目,系统地编制课程;根据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现状,开发必要的授课科目;根据职业动向编制课程,并不断更新;在考虑教育课程合作协议会的意见后,进行授课科目的开发、课程的编制及更新

课堂学生人数

一般在40人以内

入学选拔

高中毕业生;对有实际工作经验者进行入学选拔;社会人士如果掌握了谋职业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则被视为已参加学校课程,最高可折算成30学分

师资

在专业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实务家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半数以上的实务家教师除具备工作经验外,还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

 
    二、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编制主体多元化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专门职业大学应联合产业界和地方社区合作编制教育课程。为了保证顺利有效实施,设立教育课程联合协议会,负责审议产业界及地方社区协同授课课程的开设,以及其他教育课程的编制、实施与评价,并向专门职业大学校长提出意见。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在编制课程时,专门职业大学必须根据与该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情况开发必要的课程;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编制教育课程,并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内容、结构等不断进行审查修改。

    (二)课程内容实用性强

    专门职业大学是同时拥有普通大学、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优势的崭新的职业教育机构,更强调特定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育,重视实习、实训、研习、实验等课程。大学开设的课程要求能够使学校和产业界、企业紧密联系,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涵盖广阔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取未来工作所需的高水平技术技能。

    (三)课程实施模式灵活

    专门职业大学课程实施模式较为灵活,主要体现在课程类型、授课地点、课程学分转换、授课时间等方面。《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大学应通过讲授课、演示课、实验课、实践训练或实践技能课传授知识,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地方使用各种媒体进行高级别的培训。为方便在职社会人学习,专门职业大学采用模块化学位课程,允许学生短期、分散地学习课程,且在职工作业绩、职业资格可经认定转换为课程学分,根据情况可以实行工作日或周末昼夜开课制。

    三、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目前,我国教育部已批准南昌职业学院等22所学校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这22所职业大学(本科层次)都是由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升格而来,而日本专门职业大学(本科)也是由专门学校(专科层次)申请设置的本科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创造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从学校来源和培养目标来看,我国本科职业大学与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相似度极高,其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到毕业都有研习、见习、实验实训类课程伴随着,尤其是四年制本科学生需要完成600小时以上的现场实务实习,学生做与学结合得非常紧密。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可借鉴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做法,加强实践型课程开发和建设,保证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早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二)开设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非常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从技术知识的视角出发,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按照技术教育的需要进行跨专业的知识内容重组,开设综合课程、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的视野和多方面的能力。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应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课程,开设拓展课程。

    (三)产业界参与开发专业课程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立足于地方并扎根地方,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很多专业课程都是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发完成的,与产业界联系紧密,尤其是实习课程设置,更是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助,突出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课程的行业、企业特色。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应制定当地产业界及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确保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到课程的评价都有当地产业界、企业的参与。

(摘编自《职业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董显辉 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