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人才培养的清华风格

编辑日期:2020-10-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有三个基本的坐标: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所谓世界一流,是指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在国际上有影响力、有话语权,培养的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谓中国特色,是指学校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作为、有成效。而所谓清华风格,则指的是清华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任务、要求和做法。这三者是统一的。

    人才培养的清华风格体现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要求,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格局,即人才培养在清华的地位和目标;二是格式,即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三是格调,即培养的人才的品位和特征。

    一、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格局

    在清华,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所有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要围绕、支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清华大学当然也有两个中心,一个是“教学中心”,一个是“科研中心”,但这两个中心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在清华,无论是教学科研系列,或是任何一个岗位,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指向:“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怎样的格局呢?清华的学生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学生群体之一。能够给这样一批中国最优秀的大学生上课、开展学术交流,是人生的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这对于清华教师来说是一种享受,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君子三乐”之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但这样一种享受和快乐,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怎样把一群最好的学生、最优秀的青年真正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能够为人民造福、堪当大任?这是清华人才培养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学生越优秀、越有自己的追求,培养的难度就会越大。培养的边际效益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而培养的边际成本却很大。对于优秀学生如何培养,如何开展教学,这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中非常独特的任务,也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格局的重要内涵。所以,在清华做人才培养工作既是一件人生中的君子之乐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以说是一个挑战。

    清华人才培养有个格言,叫“成长幅度”。所谓成长幅度,是指学生毕业时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素质素养等方面与入学时相比的增量。通过成长幅度,可以看到学生的变化有多大,或者他(或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清华大学章程》中讲的高素质、高水平,绝不仅仅是清华学生在分数或学习成绩方面比同辈人更优秀,关键是要有清华特定的要求,即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期望与要求。因此,这种“成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中格局的含义。那么,这种“成长幅度”的特定含义是什么呢?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早期对“成长幅度”的一个诠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还有一个格言,即“万字号”学生,或者科学登山队。这是当年蒋南翔校长专门针对清华优秀学生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格局。他把优秀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并提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怎么教他们。这里讲的科学登山队,实际上就是选拔一些学业特别优秀的学生,专门给他们“吃小灶”,开展因材施教,有的每周都要到教授家里接受辅导。因为这样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所以又称之为“万字号”学生,这是人才培养的“清华梦”。

    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并努力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已经成为21世纪清华人对“成长幅度”赋予的一种新含义。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的一个观点为“成长幅度”的现代含义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解释。他曾提到,世界上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是由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做出的贡献,将来清华大学应该成为TOP 20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能够做出世界级贡献的人才。清华的人才培养要达到这个水平,要跻身于TOP 20这样的大学里,才算是我们的“成长幅度”,才算是真正实现了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标准。

    从社会之表率、中流之砥柱、“万字号”,到现在的TOP 20,这就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格局,是清华大学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坐标和“成长幅度”的内涵。作为清华大学教师,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取乎上,即尽可能把人才培养目标定高一点,有高目标,有严格要求,要按照TOP 20的标准,按照社会之表率、中流之砥柱、万里挑一、科学登山队的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二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格

    清华有自己的校风、学风和传统。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校训,这是清华人才培养应该遵循的格式。我这里大致把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格式概括为“三个三”,即三个阶段”“三个结合三位一体

    首先,清华人才培养格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持续发展、不断积累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格式可以用“厚基础”三个字概括,即非常强调理论基础,要求学术功底扎。第二阶段是解放初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清华变成了一个多科系的工业大学。清华在原来厚基础的前提下,又突出了“强实践”,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即20世纪末21世纪初,清华重新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格式变成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重创新不是否定基础,不是否定实践,而是在厚基础、强实践基础上更进一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清华人才培养的格式,还充分体现在“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三个结合。这也是学校人才培养基本格式的重要内涵。在清华大学历史上,许多很有名的学者与教授,通常是文理兼通的大师。而且,他们之间还常常互相听课,理科老师听文科老师的课,文科老师听理科老师的课,都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办学风格。

    当下清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格式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什么要把“价值塑造”放在第一位呢?大家知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价值塑造”就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抓手。大学生都是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就是“可塑性”。当然,他们也可能会犯错误。但他们年轻,有改正的机会。老师可以帮他们选择如何去做,但关键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把价值塑造放在第一位,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选择。

    实事求是地说,清华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自学能力也很强。这一点恰恰说明强调价值塑造的重要,尤其适合青年学生的要求。前面我提出了一个“取乎上”的建议,现在我再提出第二个建议:知先后。所谓“知先后”,就是我们老师自己要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次要;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应该后做。

    “知先后”,需要有一个好的价值观。一是要了解市场需求,包括国家需要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社会对学校、对学科、对专业、对个人有什么需求,我们都要去把握。二是要理解社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是会变化的,需求变化的后面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周期。每个学科、不同的领域都存在这样的周期。把握了这个周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三是要了解人性的特点。要了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初心”。所有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都是基于人内心的需求。

    三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格调

    清华学生都很优秀。但是,优秀的人也有风险。他们面临的诱惑会特别多,机会也非常多。怎样让学生在优秀的过程中,能够抵御、防范外面的诱惑、风险,这是清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清华人才培养的重要格调之一。

    历年来,清华大学毕业典礼程序中总是有一个绝对不会少的环节,就是请一位校友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一些人生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请来的这些校友90%以上不是官员、大科学家、企业家等名人,而是长期在基层工作,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的校友。他们都有一种坚守、一种毅力,经得起诱惑。我后来做了一个调研,发现那些优秀的校友从学校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到后来第一次岗位流动,平均用时十年左右。大家想想看,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在价值观塑造上特别要讲的是“主敬”。所谓“主敬”是指凡做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无论有其他什么诱惑,都不能牺牲现在做的事来与其交换。我想,学校在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这种安排,其用意正是希望所有的毕业生能够向这些校友学习,努力做到对自己职业的敬畏与忠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坚持在一个领域里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下去,不摇摆、不东张西望。这是清华学生尤其需要强调的品德。

    有的人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清华是不是要培养精英?清华怎么看待精英的培养?对此,我很赞同清华大学某位教授的说法。他的观点是,别人认为清华培养精英,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问题在于你怎么理解精英。实际上,一个社会的精英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高人一等的人,更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自以为是的人。精英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为这个民族承担责任,克服困难,能够替这个社会的老百姓吃苦,能够为国家冲锋陷阵、牺牲自己。能吃苦的人才是精英,能承受苦难的人才是精英,能牺牲自己的人才是精英。所以,一个国家需要有这样的精英,在关键时刻承担责任,能够承受苦难,能够自我牺牲。大家知道,清华体育特别好,我们叫“无体育不清华”。清华这么重视体育,就是让学生身体更结实一点,并且通过体育活动,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忍耐力,将来更能够吃苦,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世界上凡是优秀的学校,都特别重视意志力培养,包括重视体育,这是规律。基于此,我给大家提出第三个建议:有定力。《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说有了目标以后你要有定力,要坚持,要善始善终。在一个学科领域中,在看准的研究方向上,特别是符合国家发展趋势这种大的发展方向上,我们要能够坚守,要有定力。“知止而后有定”后面还有一段话:“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大学》之道。

    怎么做呢?每位老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每个教师应该至少有一门自己的代表性课程。这是老师常年耕耘、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锤炼的结果,是每个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具体实现途径,而且要做到精而又精。优秀老师都有自己的一门很好的课,这是好老师、优秀老师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教师的一个标配。

(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7期  作者:谢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