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如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编辑日期:2021-02-28 作者: 阅读:1
近日,《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明确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其中,《意见》对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五点要求:第一,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第二,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第三,鼓励各地遴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退役军人等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第四,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引导综合性高校增设涉农学科专业,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第五,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第六,支持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对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养。
政策解读:“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国务院扶贫办”改为“国家乡村振兴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意见》从人才振兴的角度进一步明确高校如何在乡村人才培养上发挥价值。基于《意见》传达的精神,高校一方面要加强乡村医生培养培训、涉农学科专业的建设,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要求,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另一方面要增强服务乡村的能力,通过合作建设农业生产研究基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输出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