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解读: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11月19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的教育方针为统领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会”(线上)。会议指出,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新时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要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精准对标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新要求,深度契合人民群众对民办教育的新期待,不断开创民办教育新局面。
第一,要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把握时代方位。要始终坚守教育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前教育要坚持普惠办园方向;义务教育要坚持非营利属性;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加快向新教育转变;高等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内涵建设,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摒弃外延扩张,特别是贪大求全,将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练好内功,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办学质量。
第二,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准政治方向。一要将党的教育方针内化为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的改革发展,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二要将党的教育方针固化为制度设计,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固化为办学者的行为追求和治校的行为准则。三要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化为优良的校风和价值引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师德引路人。
第三,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把好发展方位。一是继续加强民办学校党的领导。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民办学校党建重点任务和要求,将思政教育与德育贯彻到办学治校各个方面。二是着力提升规范发展能力。要秉持法律的敬畏之心,消除认识盲区,做到不触碰法律底线,不挑战法律权威。要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三是着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形成以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和校长负责为核心,以职能部门、专业院系为依托,以监事会、教代会为支撑的现代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涵盖教育教学、师资管理、资产财务等各个方面制度体系。四是着力创新发展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现“五育并举”。创新教育评价方式,对照“十个不准”,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五是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提前谋划,充分预防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守住办学安全底线。
今年是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民办教育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和引领,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民办教育发展的结构研究与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结构,促进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二是推动民办教育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体制机制优势,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学校组织变革、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三是继续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继续发挥民办教育对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摘编自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微信公众号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