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变局中的未来教育创新

编辑日期:2021-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一、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力量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包括多门前沿交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智能素养,注重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的联系,以前沿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育要在变革中不断超越创新,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有两个重要因素:智慧共生,开源共创。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科、年级、学校的界限,落实跨学科的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超越教室和校园,延伸到社会;学习时间要超越课堂,延伸到课外。

    要构建与人工智能感知、认知、创新三个层次相对应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科技之美,走上科研之路,追求科技创新梦想。

    二、坚持系统观念的融合创新

    深度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世界视野。要融会国际教育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进行本土化创新。要加强国际交流,结合STEAM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使人工智能教育成为一种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学生与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力量,共同进行教育创新,开放融合,打破壁垒,共享共进,线上线下全面结合,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共创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合作共进。

    课程融合创新。教育与科技应该相互融合,携手并进,其中进行课程融合创新是有效抓手。创新融合课程的出发点是搭建综合平台,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学校要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荣誉课程为载体,拓宽学习内容,为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和在科技领域有个性禀赋的学生开设跨学科研修课。要通过开展STEAM+人工智能教育,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理、工、人文、艺术兼顾并重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三、连接心智的学习共同体

    未来教育有无限可能,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是连接心智的学习共同体。在后工业化时代,不再需要提供为工业社会服务的、驯良的、标准化的产品,而需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教育,需要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学校。教育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未来教育将迅速更新,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强化心智的互动。

    面向未来的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整合、在真实场景中以项目实践展开的深度学习。任意时间、任何地点与更多人的时时互动,是未来因需求而学习的常态;基于三维空间整合的先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将逐渐更新现有教室等基本的学习环境;数据驱动也势必对教学评价系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未来学习的融合性,会促使未来课堂发生改变,未来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立体性课堂,将会出现更多的架构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而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社交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三个方面。知识不再仅仅储存于课本,因为网络的进步,知识传播途径更扁平有效,知识传递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以前的单向流动变为双向互动,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服务,因此教师将担任更具有创造性的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能者为师,人人为师;以教师为师、以学生为师、以人人为师,是师生角色与关系的重新定位。

    四、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

    未来教育组织管理与评价,会产生多方面改变。在当下时代,一切回到人才、服务于人才,给人才以机会和平台,才是教育事业生生不息之所在。还有一点不得不引起注意:许多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纷纷加入办学的队伍,教育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找到教师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价值,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教育变革,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是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将跨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将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将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

   未来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大数据支撑下的评价。未来考试评价是诊断性的,大数据会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个性化学习建议,它更多是做诊断而不是做鉴定。为适应个性化学习和人才成长需要,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评价应该多元开放,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发展性、激励性功能应该得到加强,束缚学生健康成长的诸多限制和单一评价应该被突破。

    教育要为未来人才赋能。未来人才应该是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兼备的人才,是跨界综合性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国脊梁。

    世界在变,教育也要相应做出改变。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共处,必须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服务。

(摘编自教育之弦微信公众号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