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的建构

编辑日期:2021-07-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对教师的存在、教师角色变化和师生关系转变等问题的关注。

   一、人工智能对师生关系的挑战

   (一)基于“知识权威”的师生关系秩序受到冲击

   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传授者和创造者,个体想学习知识必须通过教师。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唯一来源,且人工智能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速度完全超越教师,具有成为新的知识传授者、承载者和创造者的绝对优势。教师在传统意义上凭靠“知识权威”与学生建立的内在秩序必然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

  (二)师生关系的场域空间由“二维”拓展至“三维”

   教师和学生建立师生关系的场域主要是教学。随着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形成的“二维”场域必然会将人工智能容纳进来,形成新的网络或构型——“三维”场域。有学者提出“教学代理”的观点,认为学生在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里面学习,人工智能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内容和顺序,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自控力较弱、容易自我懈怠和沉溺放纵的情况。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在教学场域依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将促使师生关系的场域空间从“二维”拓展为由学生、教师和人工智能构成的“三维”。

  (三)师生关系的协调要素:人工智能的结论代替教师的“明智”

   人工智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协调要素,即教师自身的“明智”可能被人工智能提供的结论代替。人工智能提供的这种基于数据的测评结论代表着一种可见、可测、科学和客观的公正,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主导、控制学校教育的新型权力”。当教师直接依凭人工智能的结论协调与学生的关系,而不是运用自身在真实教育情境中基于对学生的感知形成的“明智”,甚至质疑和否定自身感知的真实性和判断的合理性,会习惯性地成为人工智能的机械执行者和忠实依赖者。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关系:从”“

   尽管人工智能会对师生关系造成一定挑战,但是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下有其自身的发展。师生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将从“我—它”权威服从、“我—你”独立平等发展为“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

  (一)“我—它”权威服从与“我—你”独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载道”的神圣使命、“天地君亲师”的崇高地位和垄断性的知识,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在教师权威中心下处于被迫服从的地位,是没有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它”,师生之间是“我—它”主客二元对立的权威服从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学者提出建立“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也即“我—你”独立平等的关系。在全球经济化和教育产业化衍生的资本视域下,师生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在“资本—知识”交易中各取所需、平等互利,更深层次地加固“我—你”独立平等的关系。

   (二)“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

   人工智能一方面改变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冲击了“我—它”权威服从的师生关系和资本视域下“我—你”独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削弱师生在“我—你”关系中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和彼此的平等地位,从根本上冲击“我—你”独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我—它”或“我—你”的师生关系都是将“我”这一主体放在首位,未能超越自我本体论的桎梏,极易导向“我”对“它”的物化、暴力、控制和命令,或者导向同作为主体的“我”与“你”在相遇、对话之后的分离。

   学者埃玛纽埃尔·勒维纳斯试图超越自我本体论的主体性思维,提出“面向他者”的主体道德理念,强调将“他者”放在首位,先有作为主体的“他”才有作为主体的“我”,即从我到我自己终极的内在,在于时时刻刻都为所有的他人负责。当秉持这种思想去审视师生关系时,就会发现一种基于道德和生命的“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

   在“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中,首先,师生在“面对面”的瞬间就产生对作为彼此他者的无限责任,蕴含一种朝向他者、永远对他者负责的道德联结。其次,这种师生之间的责任是永远的,这意味着师生因为对彼此的责任而永远关联在一起,突破“我—你”师生关系的分离、疏远和冷漠。最后,师生是作为生命存在的主体,具有不同于人工智能的情感、心灵、精神和人格,在“面对面”的真实场域中让彼此感受到来自双方“他者”的生命关怀和人格感召,给师生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支持。

   三、构建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责任、关怀与人格感召

   构建“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着眼于师生作为双向“他者”的维度,强调师生在面对人工智能时是作为生命存在的主体,通过不断发展师生的生命道德属性——责任、关怀和人格,促进师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生命的共同生长。

   (一)师生作为彼此“他者”的角色责任

个体只有当意识到自身所担任的角色时,才能将角色要求的责任内化。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形态将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责任有更充分的自觉,能够主动承担起对教师、学习和教育的责任。在“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由于真正树立起自身作为彼此“他者”的角色责任意识,将自我完整地带入相应的角色规范之中,更好地站在“他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作出明智的教育判断和行动。

   (二)师生朝向彼此的生命关怀

在“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中存在基于情感维度的生命关怀使师生不因“责任”感到压迫和束缚。生命关怀是一种共情的双向活动,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关怀“他者”的身份进入学生的生命世界,敏锐洞察学生的生命状况,接受学生生命发展的不完善性,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支持和关怀行为,而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予以积极回应,主动展现理解、尊重与爱等关怀行为。

   (三)师生人格的相互感召

在“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中,除了基于情感维度的生命关怀外,还具有另一种超越主体情感的精神维度,这正是人工智能难以达到的维度。“他者”并不只是情感的存在,更是具有道德和精神的存在,也就是人格的存在。学生的人格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需要教师以身示范,用自身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在“他—我”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中不是简单的知识接收器,更是具有一定人格的“他者”,教师亦可从学生的人格中捕捉到真诚、活力、执着等可贵的闪光点,进而从中不断反省和完善自身人格。

   四、深化双向共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性对话

   (一)回归教学的教育性价值:道德完善和生命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师生关系的场域空间将由“二维”拓展为“三维”,如何在空间拓展的同时让教学回归最本真的教育性价值来促成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是急需思考的关键问题。在“三维”教学场域中,人工智能可代替教师完成部分基础性的知识技能传授和繁杂的日常教务工作,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生活的引导者以及生命的助成者上,将教学交往的视域拓宽至学生的整个生活,增强与学生“面对面”的在场教学交流和互动,重视学生在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情感品性的陶冶和思维层次的提升,让教学重新回到自身最本真的教育性价值。

   (二)挖掘对话的教育性意蕴:从探问真理到生命自觉

在着眼于“他—我”双向共生的教学中,最关键的方式是师生进行教育性对话。教育性对话在本质上超越了个体与人工智能对话的局限,因为人工智能无法触类旁通,难以明白事物与情境之间潜藏的暗示和关联,尤其是无法了解那些直指人类情感的隐性意义。在教育性对话过程中,教师始终充满对学生的责任和关怀,以追求真理的人格形态引导学生努力走出自我的狭隘和偏见,让学生的生命在探寻真理的途中获得生命自觉的真正唤醒、拓展和上升。同时,教师在教育性对话中融入生命的投入,将会焕发出自身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

(摘编自《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7期  作者:王果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