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及未来图景

编辑日期:2021-09-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变革,牵引着人类教育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型和演进。何为智慧教育?内涵是什么?面临哪些挑战?路向何从?这些问题都是当下亟待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

     智慧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化”的概念,智慧教育的根本要义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智慧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倡导与主张以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与创新品质为追求,帮助学生成为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研判、善于创造、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学习者,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才观。其次,智慧教育体现为一种教育方法,通过智慧教学法的催化促导,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变革,建构文化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在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实践机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者,智慧教育倡导采用新的评估模式,在评估方面体现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与发展性,使评估过程更为快速、直观,还能诊断与检测隐性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不再停留于浅层识记、理解维度。此外,智慧教育呼吁全新的教育环境,该环境要具有智能、灵巧的特征,能够识别学习者特性和学习情境,灵活生成最佳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并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决策。

     据此,智慧教育理论研究框架涵括基于技术创新应用的智慧环境、基于方法创新的智慧教学法、基于人才观变革的智慧评估三大要素。明晰智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综合性的、全局性的变革思考:既需要智慧环境(由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实验室、创客空间、智慧教育云等构成)的支撑,也需要智慧教学法(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群智学习、入境学习、泛在学习等)的保障,还有待智慧评估(采用基于数据的全程化、多元化、多维化、多样化、个性化、可视化的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的评估方式等)的实践,方能培养出智慧型人才。

    二、智慧教育实践路径:智能教育

    从本质上讲,智能教育是技术使能的教育:智能技术不但让学习环境更丰富、灵巧,也让机器在某些方面具有类人甚至超人的智能。有了智能技术的帮助,教师可以专注于其擅长的情感类、创造类工作,这种人机协同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师与机器各自的优势得以放大。

    (一)确立人机协同的底线思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底发布的重磅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无论教育怎么发展,教师职业也不会消失”。智能技术会以人机协同的方式融合教育,即机器主要负责重复性、单调性、例规性工作,教师负责创造性、情感性、启发性工作。

    (二)累积生态化的智慧学习资源

    智慧教育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学习者是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智慧课堂已将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升级为“学材”+“习材”,而智慧学习空间还需加入另一重要学习资源——“创材”。“创材”是智慧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行为能力、激发创造潜能的“战术武器”。智慧学习空间建构“学材”“习材”和“创材”三者相辅相成的生态学习资源,共同促使学习者智慧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教法—技术—文化”平衡的智慧学习生态

    学习生态系统(Learning Ecosystem,LES)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相关者与环境中的学习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的学习系统。智慧学习生态系统是数字学习生态系统融合智慧教育理念后协同发展而成的学习系统。它是在一定的智慧学习空间(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中,学与教群体(学习者、教学者、管理者)与所在的空间及空间中的资源(设备、设施、工具、制品符号、内容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法—技术—文化”系统。

    (四)培养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

    在智慧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成为破解教学难题的利器。教师要顺势而为,善假于“技”,学会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促进智慧学习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围绕着智慧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学校教师需要在智慧教育中体现四种核心角色——思维教学设计师、创客教育教练员、学习数据分析师以及学习冰山潜航员。

    三未来图景:指数思维赋能的智慧教育

    指数技术是基于计算能力、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聚合技术融汇多领域且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因此,指数思维赋能的智慧教育将成为智慧教育的未来图景。

    (一)指数思维引领智慧教育的适切性

    指数思维的本质是使用指数技术从多元多变的情境(文化智慧)数据中学习规律,自动发现模式(数据智慧)并用于预测(教学智慧)。智慧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端形态,通过指数技术的支持和指数思维的助力,为深度理解教育主体的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与使命。

    1.支持智慧教育生态环境的技术创新

    智慧教育生态环境旨在促使“物尽其用、各司其职”,致力于消除数据“鸿沟”,联通信息“孤岛”。智慧教育的智慧包括两方面,“物”的智慧和“人”的智慧,而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正是利用指数技术具有全领域的特性,最大化地体现“物”+“人”的人机协同,实现形成合作型、建构型、交互型智慧教育生态环境。

    2.支持智慧教学法的方法创新

    教学法的智慧性体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教学场所的设施等因素,教师通过智慧的、灵活的、富有张力的教学方法展开跨学科知识、多主体协同的教与学。指数时代的智慧教学法会在个性化学习、赋能学习者、洞察学习的人机本质等方面有所作为,有利于构建人机协同的学习共同体。

    (二)智慧教育中指数思维可为的创新

    1.cMOOCs:社交媒体支持群智发展的指数效应

    社交媒体使得教育领域出现新的学习生态发展形态,多教育主体、多样化学习资源以及跨空间交互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必将带来社交媒体支持学习的指数效应。典型代表cMOOCs(联通主义理论所开设的慕课)在社交媒体的支持下使得全球的优质资源全民共享,强调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联通,侧重知识的构建与创造以及社会化学习。

    2.知识图谱:有意义关联学习的指数效应

    有意义学习强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连结。知识图谱作为知识库的内容组织框架结构,将获取到的学习者数据分析反馈给已有的知识图谱,将各类资源链接到相应的知识图谱节点上,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并且推荐个性化难度及节奏的课程资源,促进学习者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STEAM教育:整合策略和设计思维的指数效应

    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跨学科深度融合,STEAM教育为指数思维增能智慧教育提供了支点。以整合策略和设计思维的STEAM教育把跨学科知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嵌入式课程、项目型课程、整合性学科等)融合带到现实中,多类型参与主体的交互必将产生指数级价值,从而造就指数效应。

    4.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估:能力导向价值观的指数效应

    在智慧教育教学中,巧妙利用“能力导向”这一价值取向,对教育主体核心素养进行多维、全方位的评估,将会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指数效应。核心素养乃是深度学习产生的结果,以聚合的能力结构代替松散的知识集合,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生成有用知识的持久活力。

     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2.0阶段的新形态,未来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  作者:顾小清 杜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