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流课堂”:内涵特质、评价维度与建构生成

编辑日期:2021-10-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根基在于一流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根基在课堂。因此,研究和打造一流课堂是我国高校内涵建设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一流课堂的内涵与特质

一流课堂应包含一流质量、一流效应和一流水平,对应体现在优质、高效、高水平三个方面。优质就是课堂教学中内含的达到最优和最佳。高效就是教学的效率高,效果好。高水平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的把握与发挥的高深程度。

大学一流课堂不仅有更高的要求,更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首先,大学一流课堂是高深知识衍生的课堂。高深知识是具有专业深度,具备专业性、学术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其次,大学一流课堂是生动精彩的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学方法、内容、技艺、互动与氛围的完美结合,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最后,大学一流课堂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大学一流课堂”的感染力包括思想感染、内容感染、人格感染等方面,并通过教学风格、教学启发、教学思想等体现,致力于实现从知识向价值、技能向方法的转化以及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二、大学一流课堂的评价维度与指标

从大学一流课堂的特质品性中可以引出其具体的评价维度,即从大学一流课堂的高深知识特性中可以引出其专业度”“学术度维度,从其生动精彩特质中可以引出其互动度”“生动度维度,从其富有影响力特质中可以引出其启发度维度。具体指标体系及内涵见表2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

专业度

15

专业知识

契合度

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相符合,与课程所蕴含的专业知识高度契合

5

专业知识深度

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难度、深度和挑战度

5

专业知识广度

课堂教学体现专业知识的涵盖面和广博程度

5

学术度

15

问题探究性

课堂教学注重问题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前沿融合性

课堂教学能够融合专业前沿,体现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5

方法独特性

课堂教学体现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5

互动性

20

互动频度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6

互动形式

的多样性

不仅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有基于问题、案例、展示、操作、设计、设想等方面的质询、讨论、对话、辩论与批判等的多种多样的互动

7

互动内容的深度

互动内容有思想深度、专业深度和认识深度

7

生动度

30

教学方法多样性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这些方法与手段有效匹配,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教学内容丰富性

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和迁移性,知识面宽,信息量大,体现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6

教学技艺精湛性

体现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技巧,语言幽默、教学机智,善于激发和转换,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深入浅出,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8

教学气氛活跃性

师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昂,身心投入专注,课堂生机盎然,富有灵性和创造性,气氛活泼,效果优异

10

启发度

20

风格突出

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特色鲜明,风格突出

6

启发创新

课堂教学耳目一新,能够使学生豁然开朗,突破疑难问题,启发新思维新判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7

思想感染

言传身教,思想深邃,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和感染力

7

 

2:“一流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大学一流课堂的建构与生成

(一)构建评价机制,促进一流课堂的快速发展

首先,构建并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并向教师公布并组织学习让教师明白从哪些方面去构建一流课堂,明确努力方向。其次,构建评估机制。校院根据大学‘一流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一流课堂评估,并及时公布评估结果,形成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第三,形成示范带动机制。通过评估遴选出一流课堂,打造一流示范课堂,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和研讨,分层分类形成一流培育课堂。最后,形成校院系联动机制。明确校院系在一流课堂评估中的工作重点与分工,厘清各自职责和工作方式,形成校院系三级联动,密切合作,协同推动一流课堂的发展。

(二)构建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创建一流课堂的积极性

首先,构建评估激励机制。将评估与激励相结合,对评选出来的一流课堂”教师实施标杆性大额奖励。其次,构建教学激励机制加大教学成果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对于评为一流课堂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荣誉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重点考虑。第三,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创建一流课堂的教学竞赛活动,实施差别化的教学业绩绩效工资制,形成创建一流课堂的竞争机制和竞争格局。

(三)构建约束机制,反向推动一流课堂成长

一流课堂的成长,除了正向激励,还应反向约束。反向约束即对那些不利于一流课堂发展、不符合一流课堂精神与方向的行为进行约束控制。首先,建立控制机制。对教师课堂教学投入不足、敷衍应对、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的情况进行限制,拒不改进或者没有持续改进、改进没有成效的,实施强力管制与约束。其次,建立淘汰机制。实施水课淘汰制,对于达不到教学基本要求质量低劣的水课予以淘汰课堂教学多次评估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对于每次课堂教学评估的末位教师予以淘汰。第三,建立督查机制随机督查、长期督查和跟踪督查相结合,持续改进与提升课堂质量,直至逐步走上创建一流课堂的道路。

)打造教师教学艺术,促进一流课堂不断涌现

提升教师教学艺术是构建大学一流课堂的根本性决定因素。第一,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研讨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在一流课堂的观摩、示范、点评与研讨中锤炼教学艺术。第,对教师开展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聘请教学专家、教学名师开展专题式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使教师系统地提升教学艺术。第三,通过教学名师带动教学艺术提升。在一流课堂的创建中发现和培育教学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打造教学团队,建立名师培育梯队。

)造就课堂对话生态,生成一流课堂特质

一流课堂能否在大学课堂实践中真正生成,直接取决于特定的课堂生态境况。首先,教师要设计好课堂对话的问题和案例。探索性、争辩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既与课程知识直接关联,又直切学生的思维实际。基于案例的对话富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问题与案例结合,能够提升课堂对话的成效与质量。其次,要形成多重交互对话氛围。课堂对话要发动所有学生参与,让各种类型的对话交织共生。第三,形成自由对话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路径与方案。教师启导问题与话题,启示思维、方法与方向,带动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对话。良好的课堂对话生态能够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技术方法、内容素材和师生灵动融为一体,整合催生出一流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摘编自《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9期  作者:安世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