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川: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尤需回应“校长三问”

编辑日期:2021-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目前,中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吴岩曾提醒:“我们要特别警惕‘身子’进入普及化,“脑子’还在大众化,‘习惯’还在精英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凸显普及化时代高质量发展之高等教育的价值定位?本文以著名的教育家、水利学家张含英的“治学三问”(懂么、会么、敢么)为据,讨论一下这个容易被热闹的教育事实有意无意忽略的简单道理。

    一、懂么:事实、真理、智慧之三境界

    首问是“懂么”,其问题指向学生在认知上应该掌握的内容,这是教育行为展开的起点,也是后续价值评价的基础。就认知性内容来说,高等教育可以传授的无非三类:感性层面的“事实”、理性层面的“真理”和悟性层面的“智慧”。

    (一)“真相”有待甄别,历史也会“新编”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大学教育在引领或教导学生掌握事实方面应做到:

    第一要引导学生去伪存真。如果说,占有信息的状况考量了学生的勤勉,那么,甄别信息的能力才能反映学生的眼光。第二要学会去粗取精。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必须挖掘出那些能够于个性中反映共性、于特殊中寄寓普遍、在反常中暗含本质的事实,这样才能凸显问题的实质。第三要学会适可而止。普通大学生很可能达不到对于事件的完整掌握,如若简单强调学生做学问对于信息“完整性”掌握,亦难免让学生将精力耗散在无意义的搜集、整理等表面功夫上,错失登堂入室的机缘。第四要摒弃所谓绝对客观的历史观。任何历史都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必定受到感知能力、观察视角、价值观念、现实需要等等因素的选择和过滤。这就要切实提醒好学生懂得“实事求是”箴言中“实事”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从不圆满,也并非唯一

    何谓“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大学教育中,最好不要简单化地给学生形塑出一种错觉:“真理”是完美的、唯一的,任何跟“真理”相悖的言论都将被视为异端邪说。因此,高质量的大学教育自身就肩负着批判辩解的功能,在必要的时候,只有将“真理”的“负面形象”加以揭露,才能还“真理”以“全身”和“真身”。

    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努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而且,对于大多数在偏信权威、顺从多数、喜欢恒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中熏陶出来的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棒喝警醒,不断促使其与既定“真理”保持理性的觉察和审视的距离,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

    (三)“智慧”有待启迪,务须转识成智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既在现象上展示了教育发展的规模成就,亦在事实上显示出教育质量错位的尴尬局面。而要进一步构筑起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新体系,对于学生的悟性及其培育的研究理应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新命题。

     一方面,悟性是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回到当下,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其特征之一被概括为“学习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如果缺乏与之相应的变通学习能力,“学习化”的目标仍不免沦为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悟性更强调跟人整体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融合,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悟性跟人的情感、意志、想象等因素息息相关,关联着人的经验、直觉、德性、审美等,它诉诸人心理或精神结构的整体。而且,悟性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灵的愉悦,即“寓教于乐”中“乐”的体验。

     二、会么:知识、技能、艺术之三环节

     “会么”指向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当下教改,由于强调“应用技能”,高校陷于“职业技能”“应用技术”等概念的纠结之中。新时代议这个命题,需从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入手。

    (一)技能既以知识为起点,也以知识为内核

    “技术”侧重于工具本身的性能,而“技能”是指劳动者运用特定工具从事特定生产的能力,是智力与体力、精神与身体的协调统一,也被称为“才”或“技”。不管是技能,还是技术,都是人特定知识对象化、物态化的结果。所以,知识对于技能的形成具有根本意义。传统手工技能往往因为缺少对技能及制作经验的理论抽象,所以极大地依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心领神会。

    特色化的传承方式是维护特定行业及特殊技艺者生存的法宝,但单一的传承难免阻碍技艺的提高、推广和规模化的再生路径,当特定的技能找不到合适的继承者就会面临失传的危机。所以,当大学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孤立地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养成之时,千万不要因噎废食,而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弥合知识与应用的辩证关系。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更有效率地促进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生成,也才有可能在高等教育层面上处置好“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应用技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养成”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避免非此即彼、厚此薄彼的倾向,不至于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扭曲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二)技术训练的高标是工匠,技能运用的极致是艺术

    强调知识是技能的起点和内核,不意味着技能要为知识所取代,相反,这是对大学教育中的应用技能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为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推崇。“工匠”不同于“技工”,至少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工匠所指技能的复杂程度及复合程度大大增加。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不能够积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技能固然是可悲的,但是,如果所习得的技能可以轻易被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其他领域和专业训练的初级劳动者所取代的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也就值得怀疑了。这对大学教育尤其是应用技能教育中的实习、实训、实验之类的实践性课程及其相应的训练环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第二,对“技”的追求达到极致,则自然进入“艺”的境界。人的生产不仅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要让劳动者尤其是生产制造业的劳动者对自身技能的掌握和发挥达到如同欣赏艺术的程度,除了跟技能本身的复杂程度和熟练程度有关之外,还需要诸多条件:其一,劳动者须能从自身技能的发挥中获得对自然之“道”、人生之“德”的领悟,亦即通常所称的“觉悟”。其二,劳动者须对自己所应掌握的技能充满兴趣。

    三、敢么:质疑、求异、创新之三阶梯

    当前背景下,大学教育务须关注并聚焦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育,这也正是回应张校长之最后一问“敢么”的要义所在。

    (一)独立精神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断然离不开“胆识”

    第一,大学教育要削弱由上而下的权威意识,以巧妙的方式促进师生共长。权威这种狭隘的教育心态会从根本上阻碍大学生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第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萌动的“新”意必须得到维护和肯定。这些“新”表现为新观点、新思路、新工艺、新方法的发现、改良或突破。虽然,其“新”意很可能还处于萌芽阶段,却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起航的良好发端。

    第三,培养问题意识,格物致知。“启发”主体意识的教育必须以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前提。大学生一旦到了将通而未通、想言而未能言这个临界点,正是考量大学教育策略的关键环节。

    (二)怀疑是创新的起点,“异见”难能可贵

    所谓“创新”,实际上就是对原有知识、智慧、成就乃至在更为广泛意义上包括应用技艺成果的补充、修正、完善乃至扬弃。所以,大学教育的要义就在于时刻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在传统师道尊严的屏障之下,更应该特别保护和培育学生的质疑挑战精神,否则一切创新就缺少了源头,后续的一切努力亦将事倍功半乃至化为乌有。当然,也要防止矫枉过正。真正的“异见”并非毫无根据的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有相当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相较于容易被异化的一流标识,“卓越”“杰出”“优异”可能更适合、也更应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之标识。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绝对不能在“真相何在”“应用何为”以及“否定超越”的根本问题上闪烁其词,务必在认识上明确回应并在行动上践行践履。无论处于什么时代,大学情境中的师生始终必须面对“懂么、会么、敢么”的考量。大学如果无力回答这些基本诘问,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愿景亦无非海市蜃楼罢了。

(摘编自江苏高教微信公众号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