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推进

编辑日期:2022-05-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指出,2021年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相当于十年前的1.8倍;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生489万人,招生规模企稳回升。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回顾这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明显发展。陈子季表示,这不仅是由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坚实条件,也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始终把构建完整体系作为核心任务与逻辑主线,不断创新制度设计、加大政策供给,努力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一种对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基础的教育、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国务院出台的“职教20条”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重大论断明确了我国“一体两翼”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

    【专家解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特色魅力彰显。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德技并修,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校企双元育人已不再是口号,双证书制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不断壮大;产教融合型企业、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亮丽风景线,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加鲜明。

    二、服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

    十年来,职业教育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两次调整专业目录,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出台《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专项规划,力求在服务面向上突出“全”,在专业设置上突出“新”,在目录架构上突出“特”,淘汰落后专业108种,升级和补充专业1007种,更新幅度超过70%。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使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变迁更好地对接起来,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专家解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任占营: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要与服务面向、社会需求相吻合,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契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与岗位需求相吻合。此外,要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与企业建立有效、深入、常态化的合作机制,以此实现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对接的有效性,人才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的要求。

    三、改变:“别人家孩子的教育”变成“自己家孩子的选择”

    职业教育的整体形象越来越好,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职和专科高职教育不再是学历终结的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破冰起航,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了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职教高考的新赛道,使职校生通往接续教育的道路更宽广更畅通。职普融通、育训结合、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加宽加长了学生成才之路,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继续发展有基础,创业有优势”。

    【专家解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新修订的职教法明确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组成,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在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方面,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实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失为一个重大突破,将大大释放专科高职学校办学活力,激发办学热情。同时,赋予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为17%,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年龄结构看,中职学校5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比将近80%,高职院校此项占比83%,中青年正成为职教教师队伍骨干力量。从“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看,均超过55%。从学历结构看,中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4%;高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41%。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不达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专家解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校企双向流动更加通畅,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难得机遇,大有可为。今年,教育部将开展职教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充实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职教教师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未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使命。三是必须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四是必须坚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尽展其才、人生出彩的机会。五是必须坚持自信自强、放眼国际,增强提出全球议题、参与国际合作、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能力。

    【专家解读】中国教育报刊社职业教育中心:放眼世界,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改革发展,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球的共同选择。加强立法、增加投入、重视推广职业资格证书、保持国际交流等都是各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体现。第二,疫情蔓延导致职业教育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动力,加快数字化进程的紧迫感明显增强。第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紧密相连,要坚持服务社会,同时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