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一、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
其中,高等教育学校3012所,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十年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57.8%,十年提高27.8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
二、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普惠性幼儿园更多了。2021年全国有普惠性幼儿园24.5万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3%。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规模达到1372.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90.9%。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特殊教育在校生共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更多了。通过国家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到重点高校的人数累计达95万人。
三、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义务教育音体美劳等课程建设明显加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和劳动技术课程教师分别达到67.4万人、83.0万人和10.9万人,相较十年前,分别增长55.4%、52.3%和18.3%。95%的学校能保障学生在校每天 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建立96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基础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破解。小学大班额比例从14.0%降至0.7%,初中从28.3%降至0.7%;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从47.8%降至4.8%。
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92%以上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职业教育法》首次修订。高职三年扩招413.3万人,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
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强基计划”累计招收1.8万余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四、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供给了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高等学校(未包含成人高校)十年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
形成了布局清晰、层次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了80.7%,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7%。
五、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学校校舍条件明显改善。中西部农村地区“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群众公认。
教学设备配备达标快速提升。其中,普通、职业高校生均仪器设备值17091元,是十年前的1.7倍。
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70%,较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
六、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教师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4万人,比2012年增长26.2%。
教师素质显著提升。2021年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受过专业教育的比例均超过85%,比2012年分别提高24.2和39.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70.3%、90.1%,比2012年分别提高37.7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从2012年的5%提高至2021年的12.4%。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已经超过一半,普通、职业高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达到77.5%,比2012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七、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教育学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摘编自教育部门户网站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