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

编辑日期:2022-12-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事件回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二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三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四是促进人类命运一体和平发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

    二、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事件回顾: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解读: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体现三个特点:一是新一轮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质量提升工程,将全面引导建设高校以对标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二是更加重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建设要“做优、做强、做特”,支撑一流大学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三是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索特色发展模式。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一流学科建设应牢牢把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心、立足地方科学研究成果、重视优化学科师资结构、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树立科学高效的学科管理理念这五个基本特征。

    三、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事件回顾: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进行谋划和设计。强调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解读: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相关高校应当科学制定选拔方案和标准,优化选拔流程和环节,建立动态进出机制,不断完善培养机制,构建适合自己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创造型、学术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拔尖人才。

    四、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

    事件回顾: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解读: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此项行动是充分发挥高校书记、校(院)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重要示范作用,带头带动学校全员深度参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大安排,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尚属首次。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日益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应立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办学,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构建更具适应性的办学体系,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满足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需要。

    五、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

    事件回顾:5月17日,教育部召开第二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一批大学和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质量革命到质量保障再到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从较低行列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六、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

    事件回顾:7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解读:《实施意见》从构建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办学体系、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要求、规范和加强办学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将进一步释放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活力,增强办学自主性和灵活性,让学历继续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效益。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应进一步瞄准定位,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规范教育教学各环节,完善继续教育全过程监管措施,办出人民满意的学历继续教育。

    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事件回顾: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解读:开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既要读懂历史又要观照现实,既要学懂理论又要善于融入实践。要坚持开放性,坚持问题意识,以实践为导向,引导思政课堂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百姓关切,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频共振。要把握两个着力点:一是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锤炼品格、陶冶情操;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扩展课堂空间,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八、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事件回顾: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

    解读:《意见》的出台,赋予了高校新的时代使命与任务。第一,在目标导向上,要求高校以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于战略技术、高端产业领域,瞄准“卡脖子”问题。第二,在组织体系上,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攻关。第三,在人才培养上,明确高校“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的任务,这意味着高质量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应是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题中之义。新形势下,高校要强化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科研优势要素,紧抓特色学科亮点,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探索科研新范式;充分发挥优秀科研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九、“优师计划

    事件回顾: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为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造就一批“四有”好老师。

    解读:优质师范生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师范生的培养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也是推动师资队伍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师计划”应突出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师范生爱生乐教的教育情怀、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全面综合的育人能力等核心专业素养;同时强调激发师范生内生动力,树立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和信心,从源头、流程、机制等方面助力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十、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事件回顾:2022年以来,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相继宣布退出国际大学排名,部分高校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解读:这一现象折射出一些高校对当前各种大学排名乱象的排斥心理。新时期我国大学建设应以高质量为统领,由指标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全面发展观,坚持扎根祖国大地办大学,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应鼓励区域高等教育实行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构建多元的大学评价指标和高质量发展体系,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理念与模式。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研究型的、应用型的、职业型的;国家的、地方的等,都应该有各自的一流。不应只是排名榜上的那个一流。”

(综合参考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学术志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