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于教育的声音

编辑日期:2023-04-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关于高等教育

    关键词1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双少敏(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

    大力支持中西部高校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重点研发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推动中西部高校内涵式发展,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新一轮中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学科群,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优势学科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强力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中西部特色高校支持力度,争取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崔田(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优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

    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中央财政要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该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产生一批对区域经济等领域发展支撑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学科带动和促进机制。此外,对一些高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立“特区”制度,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适度向地方高校倾斜,在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区分层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分类考核。

    关键词2:分类发展、分类评价

    田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立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相符合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

    应按不同大学的办学定位设计分类评价体系,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引导高校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研究型高校,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成效为主;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为主;职业技能型高校,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开发的成效为主。

    袁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让地方高校有更多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同一“赛道”、同一“赛制”,既不利于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也使地方高校常常成为部属高校的所谓“低版本”。建议在一些国家级项目、奖项等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打破地方高校进入现有竞争赛道的限额申报约束,给地方高校高水平办学提供更多机会。此外,应建立地方高校发展性评估体系,科学制定地方高校评价指标,尤其注重地方高校的特色和发展性评价,既避免地方高校亦步亦趋追随部属高校的路子发展,也能彰显地方高校成长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效。

    李校堃(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新一轮“双一流”应有“地方赛道”。

    地方医学院校培养了我国约90%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建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建立特色学科新赛道,对地方医学院校特色学科争创一流予以优先考虑和支持;对学科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地方医学院校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予以支持倾斜;从国家层面加强指导协调,加大地方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在国家级人才项目上给予地方医学院校大力支持;支持地方医学院校深入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扩大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规模,力争达到与综合大学一致水平;在2023年学位授权审核中优先支持新增一批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关键词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尤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聚焦基础学科,创新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使命相适应,应该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分类施策,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融合发展。要做好制度衔接,建立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产业实际,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评价体系改革,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周期

    任少波(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高校要系统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一体化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一方面要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推动招生就业联动,通过“强基计划”等有效措施激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围绕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强化本硕博贯通、长周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徐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在培养机制上强化守正创新,将跨专业跨学科理念充分融入学生管理、课程建设、项目设计和科研实践等环节。二是在学科建设上强化特色优势,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头雁”,引领学科专业建设。三是在资源融含上强化战略导向,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完善科教协同联动。

    关键词4:科学研究

    李言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有组织的科研关键在于培养“总师”型人才。

    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路。高校应加强产教融合,尤其是与大院、大企协同攻关。在面向重大型号、系统级科研任务时,各层次、各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极为重要,需要“总师文化”。所谓“总师”,既具有足够强的个人科研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相当组织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这种文化的形成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

    赵长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

    高校应充分发挥特征优势,创新组织模式,突出学科牵引。在中观维度上,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共享服务硬支撑,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以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

    丁奎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需要做好“三个区”。

    一是“集中区”,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中的大问题攻坚克难。二是“自由区”,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打造新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流的创新环境。三是“融合区”,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探索实践产学研融合的基础研究模式。

    关键词5:促进就业

    民进中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

    一要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国聘行动等就业渠道与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于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在社保方面给予减免、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同时适度增加社会公益性工作岗位,增加就业容量。 二要通过提供一对一咨询、心理健康援助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三要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当前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要求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张天任(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的政策体系,拓宽农村创业就业渠道;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大学生乡村创业就业管理机构;建立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的资格准入制度,探索形成有效的配套政策。

    二、民办教育

    关键词1:高质量发展

    王春秀(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宁夏区委会主委):引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落实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的同等法律地位。引导民办高校明晰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内涵建设上来,特别是要放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定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上来。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软环境,强化制度供给和保障、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在规划、用地、税费、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议结合地方财力,以生均拨款的方式给予民办高校稳定的经费支持;引导民办高校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创新平台、数字化校园等方面建设,办精办好优势特色专业,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秦和(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一要采取有力措施提振民办教育信心。建议有关方面通过组织撰写发表权威解读文章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深入阐释中央对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精神,为民办高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打消民办高校举办者的顾虑,坚定广大民办高校师生的信心,进一步激发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活力。

    二要引导民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议采取计划调控、评估引导、信息公开等多种方式,督促民办高校保持战略定力,在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上多下功夫。对内涵发展成效突出的民办高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典型,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树立质量至上的正确导向。深化民办高校成本分担机制改革,拓宽民办高校收入渠道。

    三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高水平民办高校学位授权的支持力度,对民办高校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梳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加大贯彻落实力度,确保真正落地,着力为民办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要加快完善民办高校质量保障机制。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进一步完善针对民办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借鉴公办高校的评估指标和方式方法,又要体现民办高校的特色,充分考虑到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这一实际情况,为民办高校提质增效创造空间。加大对民办高校举办者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治校水平。督促民办高校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民办高校通过自我评估和诊断不断改进。

    五要健全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鉴于民办教育的庞大规模以及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中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建议在教育部设立民办教育司,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民办教育协调机制,切实发挥好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各相关部门的作用,真正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民办高等教育的格局。

    关键词2加大政策支持

    钟秉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予以土地、财税优惠,加强校校合作。

    将扣除办学成本后的净收入用于分配的列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将没有分配且用于学校发展的,或捐资办学和出资办学不求回报的列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并根据不同类型给予土地划拨、财税支持、教师纳入事业编制、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等优惠政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民办高校之间,以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张改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拓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融资途径

    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对应松绑,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享有与公办高校同样的法律地位与政策支持,合理降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税收;减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税收,将现缴纳税额全部或高比例转为教职工的社保福利经费,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社保经费不低于当地公办高校平均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政投入,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模式,设立民办非营利性高校专项资金账户,提高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效率。

    完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尝试以学费收入为还本付息来源的资产证券化;鼓励金融机构与民办高校合作,定制高校私募债券,并适时扩大高校专项债适用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型非营利民办高校申报地方政府高校专项债;以金融机构为中介,多维度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民办高校金融产品组合。探索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多样化金融服务方式。

    政府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支持政策,对办学质量合格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给予与其办学质量、社会效益相匹配的政府补助。

    李世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像重视民营经济一样重视民办职业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更大一点,用好“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平台,把民办职业教育摆上平台加以谋划。同时,开放水平更高一点,发挥民办职业院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鼓励民办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抱团出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教师互动、学生互派、学历互认的“双向交流”机制。

    三、关于职业教育

    关键词1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刘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

    一是重建初等职业教育,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地基”夯实。二是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把职普融通的“断头路”修通。三是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把限制学生持续发展的“天花板”打破。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积极满足产业升级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应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同时适时开展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刘希娅(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招生规模。

    一是稳步提高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分批分类稳步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申办职业本科专业,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二是逐年增加职业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比例。高水平实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三是高水平本科学校在重点领域、紧缺技术专业开放一定比例面向职校招生。探索从中职到高职到研究生的贯通培养体系,让职业教育从源头上吸引真心热爱技术、有志于技术报国、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胡东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模具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加速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等值化融通。

    学校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吸纳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把车间建在学校、课堂建在车间,学生也可以提前走进企业实习,校企还可以共建优质师资队伍,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通。目前学生在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只能选择一种,不利于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建议加速二者相互等值化融通。高职教育的学生通过考试或学分互认应该也可以到高等教育的学校去读书,打通“一堵墙”,以此畅通各类技能人才学历、技能提升深造通道,从而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

    关键词2产教融合

    蒋鹏(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打造“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校企合作对接所需的技术、人才、设备等信息服务,方便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建立更加体现产教融合办学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进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时,强调产教融合深度与质量;支持学校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

    武志永(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

    由政府牵头,企业、学校参与,共同商议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政府通过支持资金、优惠政策、搭建平台等组合方式,激励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源。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成果转化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专业设置一定要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一定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一定要与生产过程对接。

    施卫东(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要相互支撑融合

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要加强融合,中高职、应用本科、行业企业加强协作、相互支撑融合。校企携手要深度融合,学校结合学生拟就业所在地产业分布情况,更新专业设置,合理设置招生人数,校企联合招生强调学生先是员工再是学生,规模企业可设置专人负责与学校对接产教深入融合工作,并将校企合作作为企业考核指标。打造高质量监督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民进中央: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议事决策规格,构建统筹推动、部门联动、地市齐动、院企互动的决策机制。三是把握技术创新激励的关键环节,构建“领军人才+项目+团队”创新培养模式,对技术革新和改造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研制新产品新工艺的发明人给予激励,对技术成果开发、应用、推广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团队给予激励,对生产一线能工巧匠授艺带徒、培养人才而产生辐射效应的给予激励。

    关键词3:服务乡村振兴

    民建中央: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提高战略认识高度,制定涉农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涉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三是优化乡村产业业态和创业环境,切实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保障水平。五是加强涉农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韩丹(全国政协委员、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建立畅通的农民学历职业教育通道,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学校要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开发一批基于新媒体营销的农业创新课程,聘请本土农技专家做专业带头人,聘请技术能手来授课。建立传统课堂、云课堂、三农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开放式课堂体系,把课堂搬到田野中

    杨光(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育用并举”,强化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高度融合。职业院校在涉农学科专业建设上应以“产业学院+特色专业”进行设置,以“学历培养+技能培训”“中高衔接+专本贯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人才培养,将涉农专业打造为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专业、精品专业。二是改革教学方式,实现院校与农村深度合作。将专业设在农村,教室设在村社,课堂设在田间。通过“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带产业,教学带专业,专家带农户的“产、教、研、学”的教学方式。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实现多头培训向专业教育转变。整合社会培训机构政策资金,改革人社部门培训实训证书与教育部门毕业结业证书的互认互通,将涉农培训从社会培训机构中分离出来,让短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向专业的人才培养转变。

    四、关于教育数字化

    关键词1:转型升级

    郭坤宇(全国政协委员):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校园、教室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换挡提速,需要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的预算和投入。需要加强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高校应把数字化技术和应用作为通识课程进行设置,培养学生数字化意识和思维。高校应充分重视数字技术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上升通道,为他们的职称晋升等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为学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庞丽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推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

    一是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专门工作小组;二是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筑基”计划;三是以促进与教育实践“黏合度”和向实践转化为核心,实施新时代新国培计划。探索强调个体适宜化支持、主动参与并满足教师多元化发展需求、知识经验与能力提升协同建构的创新研修和培训模式。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培养数字化人才。

    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场技术赋能的教育革命,也是一个通过新技术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梦想。其核心在于培养数字化人才,要让孩子站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肩膀之上学习,从而实现从专业能力、学科素养到综合素养的系统性提升。

    关键词2赋能教育公平

    王仁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着眼于促进普惠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要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共建共享、需求为王、协同联动等原则,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以及实践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确保数字化建设成果惠及人人。

    张志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加快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进程,让教育信息化真正助力教育公平。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安排,包括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处理好教育信息化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让教育信息化真正助力教育公平,否则会制造更大的数字鸿沟。三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集成服务,克服教育信息技术服务的“碎片化”。四是强化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推进教育的整体转型。

    民进中央: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

    一是加快薄弱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教育资源建设更新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及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现状,合理预测适龄受教育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做好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动态配置。二是完善教育经费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经费预算设置应及时回应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要,重视设备维护、软件所需费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教育数字化的推进,需要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媒体、学校等,通过多系统间协同联动。三是建设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推进案例研发与经验总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3推动教育变革

    袁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探索数字化学习成果多元评价体系。

现有数字化教育体系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相应评价体系,传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泛在可学”的学习者的需求。国内、国际开放性教育资源涌现,亟需配套多元评价体系。建议在部分人才急需领域,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级改造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领域,探索基于数字化课程单元学习认证的开放文凭和共同文凭制度,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的认定方式,也让全社会能够实现真正实现“泛在学习”。

    高新波(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打造“人机混合”教育模式

    教育行业要积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变革,实现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和教育管理智能化。首先要加强5G融合校园专网的建设,搭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这是教育数字化的前提。其次要提高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水平,包括多媒体及融媒体的教材建设、交互式的课件建设、虚拟化实验的设计开发等,这是教育数字化的基础。最后是对智慧教育探索,可以预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终将会实现“人机混合”教育模式,这是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完成“价值引领、心灵呵护和成长陪伴”等工作,教师的身份将回归“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综合参考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教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