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两会@教育

编辑日期:2024-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怀进鹏部长答记者问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答记者问要点如下。

    (一)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需要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上、在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也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各展其优势特色,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我们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二)关于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结构布局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二是学位供给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三是培养能力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四是教师队伍要扩优提质;五是合作育人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

  (三)关于数字教育

    推进数字教育,就是期望推动教育均衡和能力提升,通过数字化来改变、改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用一根根网线去消弭数字鸿沟,用一块块屏幕去链接不同的课堂。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教育是必修课。

    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有机遇也有挑战。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

    未来的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叫作集成化。第二,要抓住智能化发展的空间,我们叫作智能化。第三,要推进国际化。用简单的术语,叫Integrated、Intelligent、International,简称为“3I”,中文的谐音叫“爱教育”。

    二、代表、委员观点

    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成为代表、委员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一)新质生产力

    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方守恩)

    高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一是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要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二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策源高地。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三是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为新质生产力搭建人才体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 李孝轩)

    要加快完善科技人才供需匹配机制。高校应紧跟未来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性变化,积极搭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结构体系。坚持培育重点、扶持增长点,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强,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推动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适配、有效对接。

    (二)教育数字化

    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专项培训,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 刘希娅)

    一是加强对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的专项培训。一方面增加培训机会和平台,让更多教师参加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另一方面优化培训形式和策略,让教师利用AI技术进行实验场景模拟、互动教学、生成性学习资源供给等操作,提升教师利用AI转变学习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强化对教师、学生数字化素养的专项评价。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学校教育数字化建设和AI使用意识、使用能力进行评价督导,并将评价督导结果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挂钩。

    以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刘晓静)

    首先,在教育模式转换方面进行发力。设计出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的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深深融入教育体系,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交融,在主体、目标、内容、手段、环境、途径等方面凝练出新的教育要素,实现对现行要素的替代改变,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新兴教育模式。

    (三)人才培养

    大力培养拔尖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副校长 明东)

    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参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模式,大力支持交叉学科长学制招生和长周期培养改革。高校应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学科体制机制建设,突出对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核导向。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细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学位论文标准等,推动交叉学科尽快从新领域、新赛道走向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 汪小帆)

    一是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空间”。高校要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努力把高校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优势。二是要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形成科研创新“核爆点”。应用型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转变学科导向的松散型科研组织模式,面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和痛点,以紧密协作的团队作战和资源集聚形成攻坚克难的创新合力。三是要千方百计引育人才,构建人才发展“良性链”。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联聘联用人才机制,营造创新在高校、创业在企业的环境。

    卓越工程人才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锋)

    创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和企业环境类似的仿真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推动构建“新医德+新医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校长 解军)

    “新医德”,即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组建医德素养教育课程群;搭建医学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库,开展以“德医相融”为核心的网络教育。“新医科”,即在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等医药卫生新领域发力,打造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课程交叉贯通;实现基础与临床相贯通,促进临床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四)大思政建设

    推动思想引领与网络育人同频共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杨振斌)

    面对青年大学生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高校一方面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网络文化作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思想引领与网络育人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为思政工作赋能,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陈晓红)

    把依托高水平教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主阵地,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高校探索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品牌活动,不断创新德育、美育等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提前摸排、监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马怀德)

    各个大中小学要加强心理健康的提前摸排、监测,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提前干预并加以处置,特别是要增加心理健康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的保障。建设心理健康相关场所、师资力量,包括心理健康师的培养培训,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

    加强挫折型教育,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 丁佐宏)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加强抗压能力教育,教会青少年对负面情绪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培训。学校不应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应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等等。

    (六)校园安全

    强化打击治理网络“套路贷”,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院长 孙希延)

    一要及时研究当前新型“套路贷”模式,联合教育、公安、金融管理部门,部署开展涉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改工作。二要严厉打击以“套路贷”方式针对学生群体实施的犯罪活动,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三要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掌握涉“套路贷”学生情况,指导学生摆脱“套路贷”陷阱。

    扶持和培育专业的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学生欺凌(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 刘艳)

    尽快扶持和培育专业的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学生欺凌,学校和教育部门处理此类“欺凌事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购买第三方服务来防治学生欺凌,经费主要用于为被欺凌学生及家庭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医疗养护等,进一步增强第三方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防治学生欺凌问题。

(综合参考来源:新华网、人民网、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