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

编辑日期:2024-06-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新高考改革涉及面广,无论是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还是录取批次、录取模式的改革,都对高校的招生录取、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机制和体制等起着重要影响,对高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优质生源与专业发展:设置选考科目两难选择

    新高考试点省份实施“3+3”科目设置,在实现了学生选择性的同时,学生选科也出现了趋易避难的功利化倾向,即大量学生逃离物理等相对较难的学科,而去选择相对容易获得高分的学科,浙江和上海两地选考物理人数下降,引起了各方普遍关注。“3+1+2”的科目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但其他科目选择依然会有趋易避难的倾向,学生与高校“功利化”选科的问题将依然存在。

    从高校角度来讲,高校确定学生选考科目的主要依据,一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学科相关性,因此限定的选考科目应该是与本专业学习相关性密切的科目;二是未来生源的覆盖面,即限定选考科目之后还有充足的生源。选考科目条件越低越充足,条件越高则意味着生源越少。因此,高校为吸引优质生源,则会放宽专业选考科目限制。“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高水平高校在优质生源充足的基础上更强调专业相关性,一般高校则会更多考虑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而民办院校、高职院校等则会选择放宽选考科目限制,以求在新高考重新“洗牌”的差序格局中谋求更好的位置。

    二因材施教与墨守成规:应对生源结构多元化的挑战

    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从原来相对单一、相对扁平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学生的生源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只招文科或理科的专业,现在的生源文理交叉渗透;同个专业(类)里面的生源因为学生的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也不尽相同。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学生兴趣的差异性、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平衡性等都会给高校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带来影响。如何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做到因材施教,成为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公平竞争与特色发展:冷门专业遭遇生源危机

    新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取消录取批次等改革措施促进了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造成不同院校间同类专业间的角逐,倒逼高校重新考虑学科专业布局,否则,在新高考模式下冷门专业与弱势专业将造成生源危机。

    传统高考模式下,不同专业可以在学校内部通过专业调剂满足生源数量,但平行志愿到专业的录取方式,直接影响到高校具体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些长线、冷门、没有专业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都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着缩招或停招、裁撤的风险。同时,在新高考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高校招生与培养环节的难题。

    四、招生自主与公平质疑:综合评价招生步履维艰

    综合评价招生是新高考的重要举措之一,改革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因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招生本身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依然有待提高,因此使得综合评价招生这一代表新高考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实施的范围也比较有限。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统一,降低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中学感觉难以操作,高校很难在招生录取环节快速、有效地使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也难以进行比较。此外,部分试点省份为便于高校招生录取中直接使用,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等级评比,在统一标准和增加效度的同时,也因等级划分的方法造成不公平。高校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范围和程度有限,中学层面对其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中到底发挥多大作用存在疑虑,担心成为中学的“独角戏”,因而缺乏积极性。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还需要加强,部分学校将综合评价招生作为保护弱势专业的途径,存在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