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高考改革要点及成效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浙江和上海就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地区,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
一、新高考改革要点
新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有关科目成绩计入普通高校招生总成绩,从而改变传统的以全国统一高考(以下简称“统考”)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招生模式。学考(会考)以前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国家高中课程学业标准,只有学考合格之后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学考与统考是先后串行的关系,学考一般不计入高考成绩。改革之后,学考定位于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增加考试成绩的升学功能,部分科目供高校和学生选择计入招生总成绩(以下简称“选考”)。于是,选考与统考转变为并行等效的关系,共同作为制度框架的两根支柱,再辅之以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起以“两依据一参考”为主要特征的新高考制度体系。
迄今为止,新高考改革分5个批次,在29个省市启动并落地,除了最开始的两批采用“3+3”的模式,其余批次都采用“3+1+2”的模式,具体如下。
表1:各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要点
改革批次 |
省份 |
采取模式 |
考试科目 |
计分方式 |
执行时间 |
第一批次 (2014年) |
浙江 |
3+3 |
3(语数外)+3(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选3),共35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余7门选考学科满分均为100分。 总分750分。 |
2014年9月入学,2017年6月高考开始。 |
改革批次 |
省份 |
采取模式 |
考试科目 |
计分方式 |
执行时间 |
第一批次 (2014年) |
上海 |
3+3 |
3(语数外)+3(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政治、历史、地理,6选3),共20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余6门选考学科满分均为70分。 总分660分。 |
2014年9月入学,2017年6月高考开始。 |
第二批次 (2017年) |
北京 天津 山东 海南 |
3+3 |
3(语数外)+3(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选3),共20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余6门选考学科每科均为100分。 总分750分。 |
2017年9月入学,2020年6月高考开始。 |
第三批次 (2018年) |
河北 辽宁 江苏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重庆 |
3+1+2 |
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共12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均为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学科,均为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 总分为750分。 |
2018年9月入学,2021年6月高考开始。 |
第四批次 (2021年) |
安徽 江西 广西 贵州 甘肃 吉林 黑龙江 |
3+1+2 |
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共12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均为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学科,均为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 总分为750分。 |
2021年9月入学,2024年6月高考开始。 |
第五批次 (2022年) |
河南 四川 陕西 山西 宁夏 云南 青海 内蒙古 |
3+1+2 |
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共12种科目组合。 |
语数外三科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均为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学科,均为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 总分为750分。 |
2022年9月入学,2025年6月高考开始。 |
第六批次 |
新疆 西藏 |
/ |
/ |
/ |
/ |
二、新高考改革试点成效
首先,新高考科目改革设立选科模式,以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限。2014年,浙江、上海率先启动“3+3”选考科目改革,除语数外3门主科必选外,考生可以在剩余6门(浙江为7门)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由于没有选考科目的文理限制,选考组合实现多元化,也给部分在特定科目具有专长的学生以发挥空间;选考组合可以文理搭配,学生自主选科权大为增加,有助于学生实现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其次,新高考选科模式难以维持传统班级制授课,促使高中实行走班制教学;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则提升高中对学生学习性向、课外成就培养的重视。两者共同对高中办学提出更高要求,倒逼高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
再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中,并率先在“三位一体”“强基计划”等招生项目中实行。以“强基计划”招生为例,部分高校除了以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含笔试与面试)作为录取依据外,还会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专家面试的重要参考材料。由此,在考试指挥棒引导下,可促使学生关注到以往在应试倾向下被遮蔽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外语等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分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应试压力,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减少其在重压下发挥失常的概率。虽然分数等值难题和选考功利主义暂时难以避免,但浙江选考、上海学考与高考“硬挂钩”的尝试,也为其他省份的改革提供有益经验。新高考选科模式和志愿填报方式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使学生和家长更加仔细和慎重地思考和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追求高分、名校而盲目报考,选考选报模式倒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