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官宣 弃用影响因子

编辑日期:2022-12-01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近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官方透露,2022年分区预计在11月底或12月初上线。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的分区表将仅发布升级版,该版本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替换为期刊超越指数

    欧洲研究委员会禁止申请人列举学术发表记录时提及期刊影响因子;我国科技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影响因子与奖励奖金挂钩;教育部明确,不宜以发表SCI论文和影响因子指标作为学生毕业限制性条件。

    一、追捧的影响因子

    据爱思唯尔202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期刊声誉和期刊影响力指标(比如影响因子、引用分CiteScore)是大部分中国科研工作者选择期刊时最为关注的两项因素。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能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文章,可成为评职称、晋升、获得奖励的参考标准。在《自然》2019年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北美40%的研究型大学在决定提拔谁时,都会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本是为了帮助图书管理员挑选购买期刊,却演变成了衡量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

    二、影响因子,一场分母和分子的游戏

    影响因子的算法定义是,一本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源刊文本在当年度的总被引用数(分子),除以这本期刊在前面两年发表的学术文章总数量(分母),即为这本期刊当年度影响因子的得数。

    期刊文章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引用项(学术文本),一种叫做非引用项(非学术文本),两者共同构成了“源刊文本”数。非引用项不计入分母,但它们所产生的引用量却会计入分子,这一严重漏洞从未被国内大批期刊、学者和媒体关注过。

    三、修正影响因子

    “期刊超越指数”的出现,就是为了修正影响因子计算的局限,以更好地反映期刊影响力。其计算机制是,从期刊选择一篇论文,其引用数大于从其它期刊选择的一篇相同主题、相同文献类型论文引用数的概率。这种计算方式避免了分子分母不一致问题。与此同时,期刊超越指数还构建了论文主题层级的分类体系,把学科划分得更细致,每篇论文有其归属的研究学科和主题,避免把两个不同主题的论文放在一起比较。

    为弥补影响因子的不足,科睿唯安多年已经推出多个新指标,例如2021年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数JCI,以及更早的影响因子百分位、即时指数等等,来共同构成一本期刊的全方位评价标准。但是,影响因子的地位似乎还是难以被撼动。相关科研工作者表示:任何定量指标都难以取代期刊影响因子,唯有受严格控制的同行评议能取代。而同行评议极易受金钱与权力的侵蚀,对于一名“青椒”(一般指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定量评价似乎是眼下可寻到的“最好”方式。

    早在2012年,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和75家科研机构曾签署了《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科学界应该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的个人工作;影响因子不能作为替代物用于评估科学家的贡献、招聘、晋升和项目资助等的评审。”一场关于科研评价改革的浪潮就此掀起,唯影响因子的时代,正在逐渐成为过去式。

(摘编自青塔微信公众号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