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出炉

编辑日期:2023-03-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近日,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发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2021年度)》,反映了41所高校的整体概况、办学条件、师资建设、招生就业、专业教学等方面的情况。

    一、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本研比例持续下降

    从招生人数上来看,2020-2021学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计划招生22.07万人,实际录取22万人,校均实际录取5300余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表示,高等教育在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的数量增长是普遍的、有规律性的。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重点关注内涵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决定未来大学地位和声誉的核心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实际录取人数排名前几位的高校均为地方的一流大学。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郭建鹏看来,相对于精英程度更高的全国性一流大学而言,地方一流大学承担着更多的扩招压力,这类高校可能出现的质量下滑现象尤其要引起重点关注

    从招生结构上来看,从2017-2018学年至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均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持续下降,2020-2021学年,校均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已经接近1:1。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国家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出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稀释了本科教育的资源,甚至引发了本科教育危机。东北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徐林认为,要推进本研一体化建设,打破本硕博之间的纵向壁垒和学科专业间的横向壁垒,实现课程内容一体化、科研实践一体化、国际培养一体化、质量督导一体化、保障措施一体化。

    二、课程资源投入加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成常态

    2017年以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生均课程门数持续上升。2020-2021学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开设本科课程32.77万门次、13.95万门课程,生均课程门数为0.1585。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袁建林表示,遵循学生志向与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理想。大学只有开设更多的课程,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特长、兴趣与爱好选择个性化的课程。

    2020-2021学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为82.79%。郭建鹏认为,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正是高校重视本科教育,引导广大高校教师潜心教学、回归育人之本的重要举措。高校下一步应该重点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综合施策以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此外,在师资结构上,2020-2021学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达七成以上,博士学位占比达八成以上,均远高于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平均水平。史静寰注意到,现在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占比为参照,一味追求数量,“这种简单的类比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的大学应有各自的定位”。

    三、升学率整体上升,就业方式走向多元

    2017-2021学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升学率整体上升。2020-2021学年校均升学率达52.17%。其中,出国留学率为8.45%,读研率为43.72%。袁建林认为,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而来的可能是“学历通货膨胀”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高学历,相应的工作岗位对文凭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许多学生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的方式以增加就业竞争“筹码”。

    2020-2021学年有7.5%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这一比例已经超过10%,个别高校已经达到20%左右。徐林认为,高校应致力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打破高校、政府、社会壁垒,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摘编自教育部评估中心微信公众号1月6日)